第1440章 四组(2 / 4)

谍海孤雁 怕热胖子 4135 字 11小时前

验枪型,距离达到批量生产装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仅是这款试验枪不错,所以多弄了些,送来试用并提供改进优化建议的。

林默也试射了下,还行,射速比后世通用机枪低很多,但也符合这时代的实际需求,毕竟不能光一味追求突突,还要考虑后勤这些能否跟上。

掷弹筒、枪榴弹都搞出来了,包括专用弹药,前者不论筒还是弹,基本达到日制同样水平,不过生产成本这些没降下来,暂时受限于原料、机器等,也无法大规模量产,只能小批量生产一点,满足小范围需求。

至于枪榴弹专用榴弹,经林默提醒及八九榴弹启发,搞出了满足性能要求的弹药,但成本太高,经预测,哪怕进行大批量生产,成本,国府除了少数有钱单位,其余人也用不起,处境有点尴尬。

发射器型号倒是很多,中折式、轮轮式、步枪型皆有,甚至模仿机枪连续发射的,也被搞了出来,其实就是参照马克泌构造弄的,就是太重,连枪架足有一百多公斤。

下挂式榴弹发射器也有,非前后开合,而是按林默主意,似将霰弹枪翻转,左右开合装填弹药。

继续阅读

上述这些武器,都有可用型号被送来测试,可用,但同样问题多多,按王明坤等人说法,距成熟尚有挺长一段路要走,但也可一用。

剩下的,还有手雷及各式各样的爆炸物,同样更新了一轮,有一些按林默建议生产的新款手雷,像弹跳手雷、非致死辣椒弹之类,旧款手雷手雷这些也多进行了一番升级。

除此之外,在作训场测试的另一大类武器,便是修械所搞出来的各种炮,像是仿制的大正十一年式三十七毫米平射炮,还有各型号各口径的迫击炮。

不过这些火炮,一个个都显得简陋并傻大黑粗的,一个原因是技术这些确实不到位,另一原因,则是应用场景,这是为舟艇部队准备的,不用像陆军武器,每一点重量都要去精心规划。

林默简单了解一番,看人测试了下,便随王明坤几人去了训练场,这里有两伙人在训练,一伙人,是为老蒋训练的卫队,另一伙,则是新特战队的选拨人员。

先说卫队这些人,自己练了几个月,不少人觉得特战队之前也是自个在那琢磨了几个月,自己不差哪点,又觉得自己行了,有点狂。

不用说,王明坤肯定不会惯着他们,全队虽状态很不好,但组织了一场模拟对抗,直接把这些人杀得屁滚尿流,这才老实下来。

没办法,实战过跟没实战过的差距很大,更别说,双方态度氛围这些上的差距也很大,如果说,特战队是态度端正,好学还主动钻研实践的好学生,那卫队这些人,便是上窜下跳还狂妄自大的学渣。

当然了,都是塞进同一个班的尖子生,他们也远比旁人强,但跟特战队比起来,差的又不止一筹,就像县高尖子班,排头可冲清北,排尾可能仅够重本。

至于选拔人员,北上前便提过,将组建另一支特战队,他们便是报名准备参加选拔的,有王明坤等人执行任务时,物色招揽的,也有情报处物色并送来的,还有作训场、秘密监狱工作人员中想参加者。

当然了,目前还并没有进行选拔考核,没办法,各方人员情况不一,因各式各样的原因,不适合选拔,先进行一番针对训练,提提水平、补补不足,当然,也顺道观察一番再考,方便筛选。

至于情报处其他科室人员,之前那轮集训已结束,余下少部分轮训老人及受训新人,已从主作训场,转移至附近新搭建起的小作训场内。

林默只是询问了解了下情况,设施上虽有所欠缺,但能满足这些人所需,林默没去亲自看,毕竟不是他的工作,也非他的下属,还是应该保持距离。

随后,去见了特战室的另一位副主任,这是老板同乡,妥妥的亲信嫡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