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名居然这么卷吗?(3 / 4)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4955 字 2024-03-07

换到了关东和东北。

这些土地距离大坂都太过偏远了,根本不利于管理,往常都是作为分封交给大名去治理的。

当年太阁封赏蒲生、郡山、佐竹之流不就是这样吗?

结果现在秀家来了个本末倒置,将东北大名置换到了西国、九州,却是将东北蛮荒之地作为藏入,不由让人起疑。

现在丰臣家体制下,每一个大名封赏都要经过五大佬评议,既然封赏中对关东和东北刻意回避了大大名的封赏,那就代表左府有意空置出这些土地来。

那是什么地方啊?

那可是左府的老巢!

大坂方面既不能将其封给大名,远派奉行管理也是一句妄言。周围最大的地主莫过于丰春家,多少大名出自丰春家旧臣,整个关东和东北都仰望其鼻息。

而且这些封在当地的大名大小都特别有意思,很多人知行不过5万石上下,不足以在当地掀起风浪或者据霸一方,但是作为代官兼管藏入地体量刚刚够。

只要伏见城的这位殿下打一个喷嚏,他就能让大坂城收补上来东国的赋税。

所以,秀家的这么一个安排给人看来更像是一种表面上对大坂的恭敬,实则却是借着藏入地的名义,对关东、东北的土地试试控制。

武田秀信相信,这些数据关系很快就会有人发现,他甚至都不能理解这份封赏状是怎么过的五大佬评议的。

“除非.”他看了看那边正和秀家一同饮酒玩笑的几人“他们早就是一伙的了!”

在武田秀信感慨天下已经为秀家所掌握的时候,秀家此刻却是心事重重。因为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开幕,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完成。

他想要推翻日本的天皇,创立一个名正言顺的大一统王国。

但是就以目前封建制度来说,他和他的儿子们全算上也不过900万石。谱代、亲藩能跟着自己走的满打满算算上最多100多万石,这才1000万石。

除非秀家在打完大坂之后再打一次南北朝战争,不然很难就这样实现自己的野望。

但是在秀利这个招牌还在的情况下,自己断然搞事恐怕会反过来给秀利送助攻啊。

“看来还需要从长计议啊”秀家仰天出神道。

封赏结束之后,大名们相继离去,他们中很多人要转封,谁都是托家带口的走的。这个天下诸道恐怕又要经历一场不下于战争的行动了。

不过好在这些大名如今个顶个的被加封了,出门在外讲究排场,大名们搬家其实可以很好的带动沿途的经济。

——————————————

大名们领着封赏走了,关于这场封赏的情况也逐渐从大坂开始向日本各地传播。

作为投降者的德川家康在听到自己“骏远三”三国的时候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派人要来了北海道的地图确认了自己领国的位置,他最后还是无奈的笑了出声。

他其实早就已经接受了霸业将熄的事实,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已经60多岁了,而秀家才30出头。自己已经熬死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可是又怎么可能熬得走年轻力壮的秀家呢?

所以,当他看到局势一边倒的时候,他选择了投降期望可以保全家业。

但是他没有想到最后一点念想都成了黄粱美梦,秀家将德川家挪到了一块听都没听到的土地。

这块地有多少民众,不知道。

这块地有多少知行,不知道。

这块地是否有矿产,有额外的经济来源,什么都不知道。

虽然在后世,机械化大农庄运作下钏路和根室,是日本最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更因为靠近北海道渔场,这里每年为日本超过13的鱼类资源。

但是这一切对于现在还开着战争迷雾的德川家康来说都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