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公司,大手笔,大格局(3 / 4)

虽然很是粗陋,细节上的小问题不少,但整体方向是没问题的。”

“虎山村虽然看似离锦城这个主要的客源地比较远,但是从山古镇的高速路口来算的话,也只一个小时,往来耗时也就相当于锦城一些稍远的近郊。同时,亲子、研学、民俗、中药材这几方面的融合思路很是正确,在旌城市和周边县市,同类竞品几乎没有,这些城市的人也是有亲子娱乐和研学需求的,如果打造成功,竞争力还是很强的。这也是我们愿意进一步接洽的原因所在。”

千符镇众人都微笑点头,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白了,他们的方向没错,这等大公司的领导都认可了。

霍千里却不自觉地搓了搓手指,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但是,今天我整个实地看下来......”杨总的声音顿了顿,“还是那句话,霍书记,诸位,就事论事,不要介意。”

待众人摆手客套之后,杨总沉声道:“格局太小了。”

他一挥手,“按照现有计划,会修一个亲子游乐场,戏水池。配一个田园观光车,然后在农家乐里涵盖一些住宿和采摘,另外再围绕中药材修一个所谓的博物馆,并且设计一条工厂参观的路线。”

“哦对了。”杨总笑了笑,似是忽然想起又似是嘲讽,“还有一个民俗生活馆。”

说完这些,他目光一扫,在对面这排掌握着千符镇最高权力的干部们神色各异的脸上掠过,瞧见疑惑,瞧见呆滞,也瞧见了一些不安。

最后定格在霍千里那张面无表情的脸上,开口道:“这往大了说不就是个大点好点的农家乐嘛!”

在一片低低的哗然声中,杨总继续侃侃而谈,“就这么点玩乐,能承载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来了一次还会来第二次?”

“在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把步子迈大一点?小门小户抠抠搜搜地省着花,最终只会让那一点小钱都没了,只有大手笔,才能赚回更大的手笔。”

“有些对文旅行业一知半解的人说什么就得专精一门,这话早就过时了,现在的人都习惯一条龙服务,可以有一个主题,但配套一定得跟上。以现在你们的设计,每一项都只有单薄的几样东西,的确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问题就是每一项都不够!”

“想来玩亲子游的,游乐项目不够,住宿条件跟不上;想来研学游的,研学深度和广度也有问题;单纯休闲娱乐的,吸引力也不够。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四不像。”

“如果要做,就要做的大一些,亲子乐园也好,研学基地也罢,单拎出来都要是摆得上台面的,而后所谓的民俗游览体验,也要增设许多项目。让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前来的,都有足够的吸引。”

说到这儿,杨总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丹参茶,竟意外觉得有些不错,还有点陈年普洱的韵味,但当下也不是管那个的时候,继续道:“这些,都是项目内容,其实是该我们公司来策划的。今天要与诸位商议的,其实是你们需要做的东西。”

“一个项目的落地,不只有项目本身,还有配套的基础建设。距离山古镇高速路口不是不远吗?不说弄个双向四车道的,至少也要有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水泥路才能够用吧?这么大一个基地在这儿立起来,自来水、天然气、电气,这些至少要预备足够数千人的高峰用量吧?”

“那得花多少钱啊?”

一个副镇长下意识的滴咕,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

杨总微微一笑,只盯着面前的霍千里。

他知道,这位身兼县委常委的年轻书记,才是对面可以一言而决的大人物。“基地之内,我白天粗略估算了一下,总投资两到三个亿。”

一片惊呼声应声而起,不少人呼吸都粗重了,整个屋子的酒气都浓郁了几分。

杨总好整以暇地微笑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