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落实两个计划。” “一个是实验室级科学家计划,另一个是集团级科学家计划,对应不同的年薪标准和一次性奖励。” “前者的一次性奖励定为100万人民币,后者就1000万吧。” “……” 见方年已经说完,陆薇语起身走了过去:“这是内部虚拟股试行方案,你看没问题的话,我就签署执行了。” “等了这么久,总算定下来了?”方年说了句。 接过文件浏览了起来。 在菊厂的虚拟股方案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可能会引发监管问题的内容。 比如当一个员工获得虚拟股资格后,由公司协调银行机构提供贷款这个举措。 其实方案整体并不复杂。 不仅是为了让执行容易,也为了让员工能一目了然。 但内里涉及到的许多金融知识,以及无数的数字计算,这才是黄岩康一个博士毕业生都花了那么久的原因。 这比直接上市要麻烦许多倍,直接上市就市场自己调节了,反正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但内部虚拟股则完全不与直接与市场交易挂钩。 这也是全中国都只有菊厂这么一个大厂进行了这个操作的缘故。 主要其实是两个矛盾。 不发行虚拟股又不上市,纯靠工资奖金这让员工根本没有奔头,毕竟靠打工一般大富大贵不了。 而不经核算的滥发会导致体系整体崩盘,那结果直接是灾难性的。 “前沿科学整体规划上考虑得稍微有点长远。” 方年随口说了句。 “女娲实验室试点虚拟股内部定价每股1.26元,预期收益每股1.68元,预期现金分红0.22元……” “……” “核算没问题就行。” “名单交给前沿办公室审核吧。” “……” 陆薇语点头应了下来。 接着谷雨汇报道:“方总,还有几件事情跟您汇报一下。” “庐州孙书今天履新。” “办公室后备计划第二轮考核从下周一开始,这是名单,只剩下两人了。” “……” 最后,谷雨抬头望向方年,说道:“白泽实验室今天成功完成笔记本CPU流片后的所有验证工作,可用。” - PS:破碗求订,还是靠谱儿的,刚写完,明天打死不熬到两点以后~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