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说吧,在系统运维业内有个潜规则:想致富,上存储,若想大富大贵,存储+虚拟化。 业内公认超强的存储厂商:emc和p,随便来一个就是富一家。 虚拟化一般就VMware。 进入21世纪,计算机行业的硬件价格就进入了透明时代。 透明跟不挣钱可以划等号,甚至连朋友都交不到的那种。 软件嘛…… 三个字:自定义。 反正:emc+VMware,一年下来帝都两套房。 “……” 所以,目前已成为核高基大CPU项目唯一主项的庐州前沿,其设计完成的大CPU必然是要与存储等进行适配的。 存储这玩意是有专用的操作系统,一般基于Unix、Linux内核二次裁剪,或专业开发。 庐州前沿这个大CPU项目,所使用的各类系统,毫无疑问是基于前沿贡献给几大研究院的那个nwK内核魔改以后的内核再次开发的。 这些都必须要部里来协调才能启动适配工作。 毕竟…… 不说什么涉密不涉密的,首先一个就是明面上前沿并不涉及开发服务器系列的操作系统。 更没有进军存储的计划,顶多是毕方有这个想法,那也跟前沿无关! 至于为什么还要二次适配,原因也很简单,目前服务器行业大多数也是X86指令架构。 而大CPU用的是CB12指令架构。 此外,苗为也听得出来方年表达的另一层意思。 庐州前沿是有足够能力设计出优秀的CPU,但行业支不支持,很不好说。 苗为甚至知道,这可以理解为方年在将他的军。 说起来慢,其实这些弯弯绕苗为一瞬就明白了过来,斟酌片刻,才开口:“我会亲自协调。” “至于英特尔……” 闻言,方年连道:“市场竞争是必然会存在的。” “……” 这么一说,苗为就全然明白了,方年要的是个确切答案,是比之前国产操作系统应用生态小组更有保障的承诺。 虽说现在庐州前沿研发大CPU花的是财政拨款,但这点钱肯定不够看。 苗为也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他想了解一个事情,开句口自然有人总结汇报。 参照国外同等级别处理器研发投入,25亿人民币顶多是个起步资金。 庐州前沿会不会半途而废,取决于部里的协配工作是否到位。 迎着方年坦然平和毫无压力的目光,苗为抿着嘴说了句:“相关工作启动后,我会亲自督导。” “谢谢苗部。”方年认真道。 “……” 然后方年毫不犹豫的转移了话题:“光刻机项目进展还算顺利,庐州前沿汇报,不日将试产65纳米工艺的芯片。” “预计今年内可试产28纳米工艺芯片,比预期进展要快得多,但在28纳米往下会陷入较大瓶颈; 如果各大单位给力,材料上有所突破,能在一两年内继续突破。 在前沿的规划中,再往后可以用EUV光刻来突破,一直到物理极限的1纳米。” 说到最后,方年脸色很不好看的补充了句:“不过……EUV的实际进展有点辣眼睛。” “毕竟是比欧美晚了十几年才开始研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苗为安慰了一句。 “……” 其实许多人,包括苗为不明白方年为什么会如此极力坚持EUV。 毕竟理论上DUV可以支持到7纳米光刻。 现在全世界最先进制程的是英特尔,才搞定22纳米。 距离7纳米看起来是很遥远的。 而且到这一步,为了防止原子漏跑等,简称漏电,现在国际先进制程已经在考虑FinFET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