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定一个小目标:消灭皇帝(6 / 7)

自己的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披了一件黄色衣裳?

至于说宗泽是朝廷忠臣的问题,赵构更是不屑一顾。当年他家的老祖宗赵大,一开始的时候,不也是柴荣的忠臣,最后不一样夺了孤儿寡母的江山。

正所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看别人就是什么样的。

老赵家得位不正,所以他们看天底下一切手握强兵的人,都觉得他们想要黄袍加身!

“所以,完颜构宁愿北地局势败坏,也不愿意让宗泽北伐。而到了南宋的时候,这也是岳飞死亡的原因之一。一旦岳飞真的北伐成功,万一岳飞的手下给岳飞披了一件黄袍怎么办?别人不怕,但是完颜构是真的怕!”

“这也是后来南宋灭亡的原因,南宋刚打退蒙古入侵,就开始整顿内地的军阀、军头……可这些军阀,又不是各个都是岳飞,哪里会等死呢?”

南宋朝廷的中央军不能打,全靠地方军阀、各地军头们抵抗蒙元,可是军头、军阀们又各个是兵为将有,在老赵家的官家眼中,各个都是大反贼。

用得着的时候,好声好气的伺候你。

蒙元大军撤退之后,立刻叉出去,斩首!

可也不想想,天下间的岳飞只有一个!

“所以,先从军然后造反,在北宋,是很难实现的。想要掌握更多的精兵,就必须往上爬。想要往上爬,就必须立下军功或者出身好。但即使爬了上去,也不可能是兵为将有,因为朝廷上上下下都防备着呢。”

“从军造反不可能,从政造反就更不可能了。以宋朝的制度,纵然是两府三司的高层,手里也不可能有一兵一卒。”吴起认真总结道。

闻言,墨子却仍然斗志昂扬,一点都不沮丧:“虽然大宋朝在防备造反上面,用了无数的精力,但也还是有机会的。大宋不抑兼并,还大兴和买,民间早已怨声载道,所以宋朝小规模造反是极多的。”

“不错,大宋不抑兼并,大兴和买,收益最多的就是那些文官,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大宋就是最好的。但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大宋一点都不好。”说到这里,熊岩再次抽了一叠史料出来。

“川蜀之地其实就是个造反的好地方,这里的地形很好,若是以少数精兵占据险要之地,大宋朝廷肯定一时半会儿是拿你没办法的。而且,当年宋国占据巴蜀之时,劫掠太多,杀戮太甚,以至于此地造反者此起彼伏,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想了想,熊岩又一次抽出了一叠史料:“大宋的百姓,真是多灾多难,这一次的灾难叫做三易回河。”

“具体史料比较复杂,其中起因经过结果,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就长话短说好了。”

“第一次是宋仁宗的时候,朝廷因为恐惧辽国的缘故,主动对黄河动手,开始改造黄河,然后失败了。这一次的失败,废了半个河北,上千里的区域,变成了荒无人烟的白地,大量的土地被黄河水冲刷之下,变成了不能继续耕种的盐碱地。”

“第二次是宋神宗年间,朝廷又一次改造黄河,又失败了。这一回黄河的下游水系彻底完蛋,黄河开始乱流,黄河夺淮入海正式开始。这一次,直接毁坏的田地,就有三千万亩之多!此外,还遗留了一个范围较大的黄泛区。”

至于黄泛区的百姓们的心里是否支持朝廷,那肯定是用屁股想都知道!

“第三次是宋哲宗,他可能是觉得黄河危害太大,然后一拍脑袋就决定再次改造黄河,让黄河恢复最初的模样。然后他就展开了行动,然后他就失败了,然后黄河就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超大洪水……”

“经过三易回河之后,河北、山东、苏北等地,纵然不能说全完了,但也差不了多少。”

“简而言之,在北地,造大宋朝的反,那是相当有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