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新的精神(2 / 4)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688 字 2个月前

统上上下下都没什么权威。

上批庶吉士周应秋和董其昌都顺利留在了翰林院,正式就职为编修。

然后两人联袂拜访韩世能,询问道:“关于新庶吉士的选拔,可曾有章程了么?”

韩世能十分诧异,选拔庶吉士跟你们俩人有什么关系?你们两个也不过是刚摆脱了新人的身份而已。

董其昌解释道:“在过去三年里,林九元十分关心庶吉士教习工作,经常在早课上发表训话。

我们二人已经将林九元训话编纂成册,可以作为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的依据。以后等新人进来,还可以作为教习资料。”

韩教习本能的很反感,感觉自己受了巨大冒犯,摆出老前辈架势,呵斥道:“选拔与教习庶吉士,与你二人何干?

就连内阁的赵首辅、暂时主持翰林院事务的黄学士,对我也未有太多干涉!

你们两个不过入院三年的晚辈人物,安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

董其昌摇摇头,这老前辈可能是近些年不在朝廷,所以有点搞不清现在的状况。

如果不是近些年词臣青黄不接,又兼苏州籍,这位老前辈还未必会被推举回京。

周应秋将好言好语的董其昌扒拉到一边,上前一步,对韩教习冷笑着说:

“老前辈可曾想过,为什么赵首辅、黄学士不怎么干涉你?

那是因为传闻你在苏州差点进了林府当馆师,又被林泰来打发到京师!

故而别人以为,你和林九元有什么密切关系,所以才礼让你三分!”

韩世能:“.”

真的如此?为什么没有人对自己说过?

“啪”的一声,周应秋将一本书册扔在桌上,继续说:

“既然你沾了林九元的光,就不要推脱该担负的责任!这本《林九元训话摘抄》,你想用也得用,不想用也得用!

林九元说过,不换思想就换人!信不信我周应秋公开与你切割后,第一个收拾你的就是赵首辅?”

董其昌依然好言好语的劝道:“韩前辈!你也不想什么都没做成,就灰溜溜的又回了苏州吧?”

韩世能默默的收起了《林九元训话摘抄》,周应秋和董其昌便告辞。

走到外面,周应秋长叹道:“不知九元君何时回朝,总是靠我们这些人扯虎皮吓人,也不是长久办法啊。就算是韬晦,也韬的也有点过了。”

董其昌答话说:“入朝三年,就已经如此专横;再不韬晦,那要成什么样了?”

又等了一会儿,韩世能暂时离开翰林院,前往文渊阁拜访首辅赵志皋。

翰林内阁本为一体,所以其他大臣一般不去内阁做客,但高级翰林则无此顾忌。

更何况韩世能和赵志皋乃是同年,而且都是同年里年龄比较大的,故而很有共同语言。

在文渊阁中堂,韩世能将《林九元训话摘抄》展示给赵首辅看。

又问道:“可以借此选拔教导庶吉士乎?”

赵志皋答道:“有何不可?”

“可这是不是太过分了?”韩世能质问道。

而后赵首辅很温和的对老同年说:“如果你实在无法容忍这些,也不必勉强自己。

詹事府詹事还在空缺,你可以迁转为詹事,一样可以发光发热的。”

韩世能:“.”

什么叫用最温暖的语气说最冰冷的话,今天算是体会到了。

打发走了韩世能,赵首辅又把其他阁臣召集起来开会。

如今朱赓已经从浙江抵达京师,内阁阁臣已经全部就位,有些事情也不好再拖下去了。

“你们三人至今未加殿阁号,我欲向圣上奏请,但不知谁该在前。”赵志皋说。

刚开始在文渊阁上班的朱赓却道:“其实比起我等的殿阁号,朝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