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还得是林九元出马(3 / 4)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5019 字 1个月前

叶大司马回答:“辽东巡抚郝杰奏道,朝鲜兵败如山倒,朝鲜君臣一路遁逃至鸭绿江对岸。

其国王请求入辽,拒之不仁,纳之难处。如何处置,请朝廷谕示。”

林泰来冷哼一声,“莫不是朝鲜国王意欲先入我大明,然后再引狼入室,做内应为倭兵开路?”

众大臣:“.”

你林九元差不多就得了,要是朝鲜国王真有这样的智商和胆略,至于不到俩月就几乎被灭国吗?

林泰来环视众人道:“兵者诡道也!只要疑虑不能消除,便不可不防!”

尹正使不知该怎么辩解了,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道:“敝国君臣到底如何做,才能取信于上邦?”

林泰来沉思片刻后,开口道:“贵国君臣从王京一路逃至义州,想必携带了很多财物,以为复国之资。

可以将这些财物尤其是王室财物先行送过鸭绿江,以证贵国对大明别无私心。

然后方能允许贵国国王过江,暂居于辽东安全之地,坐等天兵援助复国。”

尹卓然恍恍惚惚,难道这意思就是,被困在义州的君臣如果不交保护费,就别想渡江求生?

就算倭兵来打义州,江对岸的大明官军也会因为“疑虑”而不会救援?

众大臣有点无语,论及外交工作,还得是你林泰来出马啊。

林泰来朝着尹正使,疾言厉色的警告说:“无论贵国溃败之迅速,还是贵国求援之语焉不详,以及过去数年贵国瞒着大明与倭国眉来眼去,都非常可疑!

但是不要说我大明不给贵国自证的机会,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到其他迅速消除疑虑的法子了。”

尹正使不由得掩面而泣,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向王上奏报这种条件。

林泰来又说:“这里暂时没你的事了,且先下去吧!”

几名在这片当值的锦衣卫进来,拖着尹正使就往外走。

此刻的尹正使失魂落魄宛如行尸走肉,他先前还以为遇到了好心人,能有机会参与大明高层决策

目送尹正使离去后,林泰来看着孙鑨和杨俊民这俩户部侍郎,冷笑道:

“先期军费应该算是解决了,今天就不必再议论这方面问题了!户部也闭上嘴,别再来哭穷!”

孙鑨和杨俊民:“.”

林泰来又看向兵部左侍郎石星,直接上了高端政治话术:“你踏马的到底是脑子有大病,还是当了倭国内奸?

当初你怎么敢的?只调五千兵马进入朝鲜国攻打平壤?”

石星:“.”

林泰来不容置疑的说:“朝鲜国共有八道,与我大明接壤的两个道乃是平安道和咸镜道。

其中平安道有倭兵一万八千七百人,平壤就在平安道,驻守平壤的倭兵当在万人左右!我大明两三千人就去打平壤,能不惨败么?

而咸镜道有倭兵二万二千八百人,也就是说,仅相邻大明的两道就有倭兵四万!

加上分布在其余六道的倭兵,进入朝鲜的倭兵数量至少在十万以上!”

这是朝鲜出事以来,大明朝廷第一次听到比较精确的倭兵数目。

没想到最先报出倭兵数目的人不是辽东巡抚,不是朝鲜国,而是一直远在江南的林泰来。

兵部通信司的工作成绩,竟然恐怖如斯!

没人质疑林泰来,在这样廷议上,林泰来不可能当众撒谎,更别说精确到了百位数。

就算想质疑,也拿不出任何证据质疑。

林泰来再次环视众人,像是质问所有人:“所以我奏请调集十万大军有问题吗?即便十万兵马一时不能齐备,先批也该有五六万吧?

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大明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非出兵不可!”

众大臣默然,到了这个地步,稍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