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居安思危(3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267 字 1个月前

如何去做。

所以在部院做事的诸君,务必要打起精神,深刻领会林九元的意图,继续保持小心谨慎的作风,时刻不忘更新社的初心。”

然后赵首辅又对林泰来说:“我们面临的还是一个老问题,能顶上来的老同志太少了。

对家清流势力加山陕联盟那边,嘉靖年间进士不只是孙丕扬、孙鑨。

还有户部右侍郎杨俊民、南京左都御史蔡国珍、江西巡抚陈有年,以及在野可起复的沈鲤、李世达、辛自修。

虽然很多人都被伱打压下去了,但只要出现机会,随时还可以冲上来争夺。

而我们这边党派成型时日太短,唯有叶大司马是嘉靖朝老资历进士,但他又不能离开兵部。

如果连个老资历朝臣都推不出来,怎么与对方争夺位置?

还有更要命的问题,林九元你出任了朝鲜方向的经略大臣,为避内外勾结嫌疑就不方便参加廷推了。”

林泰来不停的唉声叹气,“去年时候,我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也着手开始拉拢一批老资历朝臣,邀请了石星、衷贞吉等侍郎参加文坛大会。

但这帮废物不明天时,瞎几把反复横跳,自绝于更新社,我也很无奈啊!”

这真不能怪他林泰来,如果他入朝三十年慢慢积累,这都不是问题。

但偏偏他入朝只有三年,又能发掘多少政治上可靠的老同志?

听到未来形势可能悲观,众人心情有点低沉,做好过一两年苦日子的准备。

如果林泰来不在京师这段时间出现党争高潮的话,他们还真不一定应付得了。

赵首辅安慰众人说:“林九元同志还说过,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也是曲折的,不必因为一时不顺而气馁。”

感觉警示教育进行的差不多了,林泰来才说:“如果无法在人的因素方面

占据上风,那就只能通过提前修改制度来未雨绸缪了。”

随即对考功司主事陈允坚说:“趁着我还没有去辽东,而王天官还健在的情况下,赶紧把能做的事情先做了。”

陈允坚疑惑的问道:“做什么?”

林泰来吩咐说:“首先升你为考功司员外郎,毕竟你已经当了三年主事,有资格升官了。

等我去朝鲜后,考功司工作就由你来主持。

然后趁着左都御史缺员时,请王天官和副都御史詹仰庇联手推动改制,以后让考功司承担京察重任。

本来京察内容就与考功司职责重合,用考功司来办事就行了。

这叫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还能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避免高层庇护官员,或者高层互相扯皮。

如果改制能成功,明年京察就不怕出意外了。”

交待了考功司的事情,林泰来又对王象蒙说:“想办法让现在的文选司郎中滚蛋,你坐上去!

万一王天官出现不测,有文选司郎中这个最核心郎官是自己人,也能稍稍安心。”

而后对赵首辅说:“等我前往朝鲜期间,你看看能否以首辅面子,拉拢一些南京部院大臣。

京师这些老资历大臣没什么可靠人选了,南京部院那边或许还能找出些老资历的大臣。”

众人纷纷将最新部署记下,但大部分部署也只有林泰来本人能推得动了。

可能这也算是更新社一个“弱点”,太过于依赖领袖的个人能力。

最后林泰来定了个时间节点:“在我出发之前,最好全部办成,应该说办成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对家那些人一是想让我早点离开京师;二是他们重心肯定放在两个正卿的争夺上,在其他方面就会退缩和让步。”

坐在角落里,今晚一直没发言的周应秋突然开口说:“其实也不是没别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