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不惜自我牺牲也要颁诏的决心,但这又像是饮鸩止渴。
如果就此丢了首辅,那么好不容易才等来执政机会就失去了,以后清流势力怎么办?
“颁诏扬善乃襄助圣明之举,可名垂于青史也,沈公又何必瞻前顾后?
道义所在,虽千万人也往矣!岂可为小利而放弃君子之道?”
如果说申用懋的态度对沈首辅而言是外部压力,那钱一本的态度就是来自清流势力内部“清教徒派”的巨大压力。
不少大臣似乎受到感染,齐声对沈首辅叫道:“发!发!发!”
又不是矫诏伪造的诏书,程序完全合法,有什么不敢发出去的?
但沈首辅紧紧握着诏书,一动不动,还是没有发出去的意思。
连那些中立的散人看到这一幕,不免都有些对这位首辅失望了。
又过了一会儿,三名年轻内监来到东朝房,朝着沈鲤说:“皇上有旨意,收回昨日诏书!首揆将诏书给咱们!”
沈首辅愣了愣后,木然的伸出手,把手里诏书递向前来索要诏书的内监。
忍无可忍的钱一本冲上去,拦在沈首辅前面,情绪激动的说:“沈公!已经忘了二十年前训谕我等的初心否?”
沈首辅默默的绕开钱一本,继续向前来索要诏书的三名年轻内监走去。
钱一本喃喃自语道:“耻辱,耻辱啊。”
然后林泰来再次挡住了沈首辅,很真诚的劝道:“抛开政见矛盾不谈,在下也要请沈前辈三思而后行。”
沈鲤不想理睬林泰来,轻喝道:“闪开!”
林泰来伟岸如大山的身躯堵住了沈首辅的去路,那三名来追回诏书的内监也不敢对林泰来动手。
就这样两边被林泰来硬生生隔开了,局面陷入了僵持。
这时突然有个人连滚带爬的冲到东朝房门口,大喊道:“有不知从何而来的两名凶徒持棍闯入东宫,太子被打伤!”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东朝房一片哗然!甚至比听到皇帝苏醒康复还要震惊!
没想到在这个本该平平静静等待皇帝驾崩发丧的早晨,宫里的离奇消息一件接一件!
皇帝死而复生的消息还没彻底消化完,太子遇袭的消息又迅速蹦出来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众大臣思维有点短路,一时间无所适从。
“阴谋!一定有宫廷阴谋!”林泰来最先清醒过来,暴怒的在东朝房内咆哮道。
听到“阴谋”两个字,所有人脑中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郑贵妃和皇三子。
第一,除了郑贵妃和皇三子,就没人还能更有动机袭击皇太子了,他们几乎就是唯一的受益者!
第二,在宫中有实力干这事的人没几个,得宠的郑贵妃正是其中之一。
第三,郑贵妃和皇三子有前科,十二年前他们还曾经指使数十内监在宫里围殴林泰来来着。
而后林泰来迅速引导着众人的思路,指着沈首辅手里的诏书,大声说:
“诏书不能交出去!不然若有什么不测之事,吾辈手中就没有任何依据了!”
宛如一语惊醒梦中人,还在懵逼的大臣们立刻就清醒并明白了!
现在宫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好,天塌地陷的大事情也不是没可能发生。
但无论如何,只要沈首辅手里这份诏书还在,朝臣们就有主导后期事务的“法理”,总能稳定住大局!
如果手中没有法理,朝臣们在大义上就只能由着宫里的“阴谋势力”拿捏了,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处境。
比如说,某贵妃和某皇三子在宫里弄死了皇太子,又弄死了正在重病的皇帝,然后一纸“诏书”发到外朝,大臣们听还是不听?
所以沈首辅手里这份诏书,绝对是当前的定海神针和稳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