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守门的禁兵其实不敢和天神下凡状态的林泰来对打,无论输赢都是死,更别说林泰来后面还有二十多名朝廷大佬。
稍加抵抗后,乾清门前的禁兵就被杀的四散了。附近各处赶来支援的禁兵看着这般情况,驻足不前的观望起来。
乾清门的大门就这样被打开,对太子和大臣们放行了。
朝臣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局面,他们多数人先前想的是,苦苦请求后被召进宫面君。
却没想到情况竟然是他们“裹挟”着皇太子,硬生生强行打开了宫门。
所以人心又开始犹豫了,站在已经畅通无阻的乾清门前裹足不前,将时代局限性和软弱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这时候,又是林泰来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对着众位大臣说:“如今太子可以说危如累卵,只有靠我们支持了!所以为了维护国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设若今日放弃,那过往十几年国本之争的心血就全都白费!”
吏部尚书沈一贯问道:“敢问君侯,即便面君,又能如何说?”
林泰来晃了晃手里的诏书,“昨日皇上下诏,立太子为监国,我等但请皇上践行诏旨而已!
如此才能使太子转危为安,从此稳定国本,让天下长治久安!”
任何政治行动都要有明确一致的目标,否则就没有向心力,林泰来现在算是提了一个看起来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想法。
林泰来拿着夺来的长枪,虎目严厉的扫视着群臣,继续喝道:“事已至此,你我皆为共谋,没有侥幸可言!
此时有临阵脱逃者,就是朝敌!我林泰来在此请诸君入宫!”
大有谁敢后撤,就先送上一枪刺个窟窿的态势。
分散在人群中的林党分子也盯住了左右身旁的人,甚至还有上手拽住的。
在多力并举之下,大臣们最终还是簇拥着皇太子,穿过乾清门进入内宫。
等其他大臣都进去后,林泰来扔掉了手里的长枪,大踏步迈入乾清门,完全遵守了外臣在内宫禁止持械的规定。
当启祥宫中装睡的万历皇帝被唤醒,听闻太子和大臣已经闯入内宫,站在启祥宫外面时,心情顿时有点慌乱。
“你去外面处置!”万历皇帝对陈太监下令说。
陈太监暗自摇摇头,都这样时候了,皇上你还不肯亲自直面大臣们么?
来到外面后,陈太监对皇太子行个礼,随即直接找上了鹤立鸡群的林泰来,问道:“君侯意欲何为?”
林泰来捧着昨天那份诏书回答说:“请皇上明确,从此由太子监国。”
陈太监质问道:“带方侯!皇上对你不薄,多年来可谓是皇恩浩荡,何故在此咄咄逼人?”
林泰来答道:“皇上以国士待我,我自然拼尽全力报效大明。
这十数年来,若无我林泰来,大明国库还能剩多少可用之银?
若无我林泰来,大明官军还能有几多熟悉战阵之兵?
若无我林泰来,大明能否有边镇安宁、四海宾服之气象?
若无我林泰来,朝廷官吏可会兴起崇尚实务、杜绝空谈之风气?
我林泰来虽然贡献微薄,但是对皇上、对朝廷、对大明问心无愧!”
陈太监差点哑口无言,从功绩角度来说,近二十年来真没有人能和林泰来比贡献。
于是陈太监只能说:“贡献大小并不是逼宫的依据!”
林泰来解释道:“近十几年来,据皇上自述,经常出现头昏、目眩、牙疼、胸闷、气短、腿软、足痛等种种症状,动辄休养数十日。
间或还有上火、发烧、寒毒等现象,大病小病时时发作。
圣体如此频繁多病,终年无休无止,对处理国事极为不利。
按照祖宗规矩,当天子因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