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8章 送先农坛(1 / 1)

虽然沈清清离开了夏州,但是有之前的创业计划书在,无论是钱学志还是整个夏州政府都很感激她。

得知她要走,众人很是舍不得,原本想给她许以职位也只能作罢。但为表达对她的感激,还是给了实物奖励,并且双方还做过私下承诺。

只要沈清清以后有任何新品,他们都愿意接受并给予奖励。

对于沈清清的突然离去,家里从大到小没一个人觉得突兀,有的只是理解和习惯。

五小只继续闷闷的啃着手里的苹果,宋大成看他们那副蔫巴的小白菜模样,也觉得可怜,当即顺嘴问起了黄老有没有适合小孩子锻炼的地方,最好是正规的学校那种。

黄老瞬间一愣,结合五小只这次休学的缘由,随即心领神会的明白他的意思。

没有半秒钟犹豫,黄老目光坚定的推荐道:“要说这锻炼去哪,众说纷纭各有千秋,但要说这全国上下尤其是在燕市专业锻炼的学校,那必然非先农坛体校莫属。”

此话一出,众人眼神不由全汇聚到黄老身上,听他细细道来。

“先农坛体校占地面积两百多亩,训练设备精良,场馆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隶属燕市体育局。

其前身是1936年建成的先农坛体育场,最初名为燕市公共体育场。建国后,该体育场成为了国家体育场,举办了多项大型活动和赛事。

五十年代末,先农坛体校正式成立,成为国家最早专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基地。

我们熟知的乒乓球、体操、足球等项目的运动员都在那里接受正规训练------”

黄老如数家珍的详细介绍,让众人惊艳不已,谁也没想到只是一间体校,居然蕴藏着如此底蕴,真不愧是首都。

看黄老介绍的如此卖力,宋大成此时不担心体校正不正规,反倒开始担心五小只这年纪,人家能看得上并且收进去吗?

对此疑问,黄老毫不犹豫的点头并且包揽下报名的事宜,不负众望没两天就带来了好消息。

有黄老的引荐,沈清清和宋大成亲自带着五小只去先农坛面试,教练考察一番后也点头允下他们参训的请求。

至于五小只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沈清清丝毫没有干预,一切让他们自己去摸索选择,只一点自己做的决定跪着也要坚持。

由于他们年纪还小,目前只能算是旁训生,他们从明日起每天晚上去先农坛训练三小时,以后会根据选择的项目和训练量调剂时长。

沈清清对此没有任何置喙,宋大成更是毫不犹豫的承担下每日接送孩子们往来的任务。

对此沈清清没有阻拦,一来放完学赶过去,来往距离有些远,二来孩子们目前年纪尚小。

等他们再大一些,沈清清就会让他们自己结伴同去。

敲定事宜后,交完学费,一家人就齐齐整整的回家了。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五小只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

每天按时上下学,一放学就能见到爷爷带着晚饭在三轮车旁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