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陶227年,陶王设鹿野机造局,他不顾百官反对,竭临陶全国财力支持李玉平的工作。至次年秋天,首批蒸汽抽水机下线,安装在临陶各处煤矿使用。矿工们最初很害怕这种力大无穷喷吐黑烟的妖怪,但很快将其亲切的称为“矿井之友”。
蒸汽抽水机名声鹊起,玉衡各地的求购者络绎不绝。可以想象采矿行业对抽水机的渴望,他们面临的透水问题和鹿野煤矿一模一样,以前只能求助仙长,但仙长通常不愿跟这种“腌臜活计”沾边,现在终于有了另一种选择。
鹿野机造局供不应求,不得不三次扩建,临陶几乎所有的失业农民都被填充至车间中。至232年,该局有熟练工匠2万人,年产蒸汽抽水机500台。
在机造局设立之初,受大疫的后续影响临陶的财政已濒临崩溃。短短五年时间,蒸汽抽水机热销为临陶带来七十余万金的巨额收入,简直富得流油。陶王手头宽裕,疯狂派发福利,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欣喜若狂。
然而蒸汽抽水机只是陶王和李玉平挖到的第一桶金,他们的追求远不止于此。在临陶西边有大片荒原,陶王一直想将其开垦出来奈何人力畜力都严重不足。
233年,临陶第一拖拉机厂落成,李玉平设计的手扶拖拉机采用新一代蒸汽机技术,燃料不再是柴禾而是临陶取之不尽的煤炭。临陶人在上栾荒原中战天斗地,他们推倒荆棘,填平沼泽,开挖水渠,粉碎顽石,而做到这一切前提,是他们掌握着“永不停歇永不疲惫”的蒸汽铁马。
至245年,临陶与上栾获得新增耕地一百万顷,粮食多到撑爆粮仓。极度富裕的粮食以及大片新耕地吸引到大陆各地的失地农民前来投奔,临陶人口开始爆炸性增长。
245年,陶王不再允许李玉平在各处生产一线奔波指导,他为老伙计盖了一座学校。临陶工学院落成,这也是玉衡第一座高等院校。
在学院揭幕那天,李玉平几度哽咽落泪。他不过是一名仙道弃徒,如今却要开山立派传道授业,这让他惶恐难安。
他的老朋友陶王是这么安慰他的:
“你不懂天上的道,我也不懂,我们只求人间道。这座学校只传授人间道,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只求人间道”成为临陶工学院的校训,代表着求真务实不空谈,以技术为国民谋福利的精神。
于是李玉平成为院长,开启教学生涯,他和陶王都很清楚,一个李玉平无法改变世界,玉衡需要千千万万个李玉平。
临陶工学院首期学员仅72人,十年后迅速扩大至六千余人。在李玉平和陶王的努力下,学院持续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并在二十余载后产生巨额红利。
258年,李玉平的学生设计制造出第一台蒸汽纺织机。和手工织机相比,蒸汽织机生产出的布匹更细密轻薄,而且速度远超纺织工。一台蒸纺机的效率,是五十名熟练纺织工的总和!
此法被迅速普及至临陶全境,此后不到十年,“临陶布”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吃下整个玉衡大陆的纺织品市场,他国传统纺织业已无立锥之地。
在上栾荒原的开发过程中,临陶意外发现一处特大铁矿,但受限于冶炼能力,该铁矿的开发程度一直不到千分之一。262年,上栾钢铁厂落成,其厂长是李玉平的另外一名学生。
这是一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独立琢磨出一套高炉炼钢方案。但该方案资金投入规模空前,总造价高达两千万金,世界上没有人出的起这笔钱。
李玉平审阅方案后认为可行,便带着后生找陶王想办法。陶王完全信任李玉平的判断,但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陶王突发奇想,何不让全体国民一起凑出这笔钱。
于是玉衡世界第一笔债券发行并被临陶市民疯抢,在充裕的资金保障下,上栾钢铁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