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鬼话最令人相信(2 / 3)

“什么鲧变成黄熊,自己无非就是忽悠一下,去去晋国人心中的鬼而已。世上哪有什么鬼哦,只是人们的心中有鬼罢了。”

子产在晋国人心目中就多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印象,大家都在说:

“看看郑国执政大夫子产,如果不是他知道鲧的灵魂变成黄熊,主公的病还可能真好不了了。”

“子产,真是一位博学的人啊,而且不但博学,还善于跟鬼神打交道啊。”

这一次子产去晋国,编了一个鬼魂的故事,却治好了晋平公的病。看来,如果能够将鬼的故事讲到位,确实还是有些用的。

子产并不是一位无神论者,那个时代无神论者太另类了。但作为一个既强调法治又强调礼仪的执政大夫,他需要强调祭祀的重要性,那是维护国家礼制的需要。

但子产一直认为,祭祀什么的,如果过了度,那实在是劳民伤财,白白耗费精力物力民力财力。

但郑国国内却有一件与鬼相关的事力,是需要子产必须去解决的。

原来,郑国前执政大夫良霄在权力斗争中死于非命。死后,其仇家故意将良霄说得很坏,基本就将良霄说成是四大恶人之首的那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传到民间,人们有时会这样哄啼哭不止的小孩子:不要哭了啦,你再哭,良霄就要来找你了。

小孩听闻良霄之名,顿时止啼!

甚至史料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郑国都城新郑某个乡校,某个晚上,饭后的人们正聚在一起听人讲茶余饭后的事,突然,有人大喊尖叫道:良霄,良霄来了!

人群会顿时作鸟兽散!

老百姓对于鬼神之类的传说故事的演绎,那是超级厉害的。在接下来几年,参与杀害良宵的几个人陆续去世。于是,民间就流传,他们正是被良霄的鬼魂给索了命的。

反正,那个时候,良霄的鬼魂故事很多,人们都很害怕,但又很喜欢讲。如同许多女生,明明心里是害怕的,却又偏偏希望男朋友带她一起看恐怖片一样。

子产出使晋国回来后,其关于善用鬼神帮助晋国国君治好了病的事早就传开了。

那,就再使用一次鬼神吧。

子产想到了驱鬼的办法:提升良霄的儿子良止为大夫。成了大夫,良氏家族终于回归到上层贵族阶级行列,可以享受世袭封邑,良氏家族算是重新站了。

不管如何,良宵毕竟是郑国前执政大夫,他被杀是因为权力斗争,现在子产自己作为执政大夫,早就有心帮助良宵后人了。

提拔了良宵后人后,子产关于鬼神的言论便迅速传开了:大家都不要怕了,良霄的鬼魂不会再来捣乱了,因为国君已经给了良氏家族宗主良止提升为大夫并赐了土地,良霄一定很满意,所以他转世投胎去了,怨魂不再游荡人间。

全国人民都高兴了,良霄的阴魂终于散了。从此,关于良霄化鬼害人的事也就没人说了。

晋国人听说子产在郑国又一次成功地请走了鬼,对子产是敬重不已:这是一位善事鬼神的郑国执政大夫啊。

当时晋国中军佐赵成,前中军将赵武之子,他对鬼神便很迷信,所以每次子产出使晋国,他必定带着礼物去向子产请教。

有一天,赵成问子产:“贵国先执政大夫良霄卒后,他真的成为了一只恶鬼?”

子产想想都好笑,这本来只是民间丑化良霄之言,后来被自己利用,善待了良氏家族而已。见赵成问,子产呷了口茶,端了端身子,故意一本正经道:

“这当然是真的。人刚去世时,身体为魄,其残留的阳气为魂。魂是要散的,但什么时候散尽,因人而异。”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如果吃得好,营养得到保证,身体健壮,那他的魂魄就强劲有力。甚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