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争利,康元帝根本不理会,大雍朝与前朝最大的不同,朝廷的内务府,参与了很多民间的买卖,既有买,也有卖,江南的丝绸,全国各地的茶叶,瓷器采购,各种货物,内务府都有参与其中。
京城的皇族宗室、勋贵武将、大臣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买卖,有的是直接让手下去经营,也有只是占了干股,用手中权力给商贾做保护伞的。
可以说,京城任何赚银子的大买卖,背后都有一个靠山,如果没有朝廷的人关罩着,买卖在京城是经营不下去的。
小胖子笑着道:“做善事,用到最多的就是粮食,善堂本身需要大量采购粮食来分给难民,这笔钱与其给别的粮商赚去,还不如我们自己赚,一来,可降低买粮的成本,可采购到更多粮食,二来,也可防止大灾来临,奸商们涨粮价,今年儿臣奉旨赈灾难民,第二批采购的粮食,就比第一批粮价,价钱贵了一倍多。”
韩王府做事的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康元帝鸡蛋里挑骨头道:“哼,这又是韩王府几个属官给你出的主意?没有大志向,贾家小子他们,一天到晚只知道变着方的赚银子,眼皮子浅。”
大志向?
什么大志向?
其他三个皇子,倒是有大志向,一天天的,都在谋划大事,想着拉拢大臣,勋贵武将,扩大权势与影响力,让康元帝很头疼。
只有这位小胖子,从来不会主动去示好朝廷其他的大臣,康元帝给他的韩王府安排什么人,他就只用什么人,规规矩矩的,让他很省心。
小胖子感到委屈,道:“儿臣是没有什么大本事,筹办善堂,只想着是能为父皇分忧,在年景不好的时候,能多帮助更多的人。”
首辅唐慎微倒是看到善堂这套策划经营思路的好处,建议康元帝让韩王大胆的先去尝试,如若效果好,可行的,总结经验与条例出来,可在大雍全国各地推广去做善堂。
在不动用大雍朝国库的情况下,能赈济难民,救助孤儿,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乾清宫大殿内大臣们,都交口称赞,赞同小胖子来主持善堂,康元帝也顺势写下“大雍善堂”与“功德碑”两幅字给小胖子。
一副字,是给韩王府创办的做善事的机构、组织命名的。
另一副是给募捐筹款的商贾立碑刻名的。
小胖子美滋滋的想,方才贾环、章童他们提议的,善堂让王贞儿姑娘参与进来,贞儿姑娘心地善良,以后可以协助韩王管理大雍善堂。
募捐筹款的整件事情,韩王府已经抛开了育婴堂,独自承担操办了,以后筹集到的银两,如何使用,也都有长远的规划。
继续阅读
…………
贾环叫来贾芸,给了一笔银票给他,年底了,后日就过年了,赵国基,贾芸和三名小厮,平时跟他进出的随身十名护卫,都给发过年银子。
每人多发两个月的月钱,院里的丫头让贾芸传话给小吉祥,告诉三个丫头就行了。
三个丫头管的小金库有一千两银子,足够发过年银子了。
三个丫头与玉钏是二两银子一个月,多发两个月,是四两银子。
小吉祥小如意是一两银子的,还有粗妇和厨娘,贾环院里也不用发很多。
贾府是有发年货给下人们的,一小袋面,点心,布料还有冻肉。
贾环自己也发了一份,让院里丫头将自己收的礼物整理一下,院里的人都有,另外贾环列一张单子让三个丫头挑从库房里找好的东西,给赵太太和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史湘云送去,之所以今年加上史湘云,是因为知道她与黛玉住在一个院子。
贾环给自己院里的丫头另外发银子,发年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往年也给的。
旁人也说不了什么,贾府的人都知道了,今年年底,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