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李大人是个好官(1 / 2)

周校尉虽憨了点,但办事却是麻利,吩咐着兵士回营,即刻调拨帐篷与米粮,安置流民于村外空地。

大年站在高处,看着兵士们回营,又看着他们赶着马车,拉着粮袋和木桩奔走而来,个个脸上喜笑颜开的。

大年心里有些郁闷。

“高兴个啥……”

因为越州百姓个个愁眉苦脸,而搬粮袋,搭帐篷的兵士却像过节一般,反差有点大。

果然,不少百姓见状,面露难色,让他们挪动一下都不肯。

大年跳下土坡,走到一个缩在角落的老汉面前:

“大爷,官府那边在搭建帐篷,等会还有饭,你们先去那边。”

大年指了指正在搭建的帐篷和支起的锅灶,示意他们先去登记,而后凭登记的信息安排暂时的住处。

老汉抬起浑浊的眼睛,眼神空洞,看了一眼大年后一惊,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草民岂敢在大人面前担一个大爷,草民有罪,有罪。”

这下把大年给吓到了,忙扶起他。

大年不知道的是,这百姓一路过来,亲眼见到官兵沿途驱赶、殴打流民,尸首被弃于道旁无人收殓。

他们早已将官差视作凶神,眼前的军营兵士又是嬉皮笑脸的,不知又在动什么歪心思,更令他们心惊胆战。

大年扫一眼百姓队伍,发现女子偏多,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却仍掩不住眉眼间的灵秀与手上的灵巧。

“奶奶的……”

大年心里暗骂道,心想身后的兵士们该不会看上人家女子,起了什么心思吧。

于是大年向百姓保证,有他在,定护周全。

可百姓依旧你看我,我看你,不动。

双方“僵持”之际,望安村的村长张有田赶了过来。

他先是拱手向大年行礼,随后仔细看向跟前的大爷,随后哇的一声差点哭出来:

“三伯,是你吗?我是有田啊!”

跟前的大爷浑身一颤,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认出张有田后老泪纵横。

“田娃子!真的是你吗,我……”

“三伯!”

二人相拥而泣,大爷的手颤巍巍的,不知是激动还是高兴,嘴里喃喃着不知说什么好。

所谓他乡遇故知,莫过于此。

之后,大爷把家眷领到跟前,有田都认得。

“三婶,蛋丫头,还有虎子……”

一一道来,仿佛怕漏了谁。

“去年逃难,若不是三伯多给了些银钱还有粮米,我们一家早就饿死在路上了。”

周围的百姓见此情形,纷纷围拢过来,有田抹了抹泪,朝着跟前的三伯解释道:

“这位是李大人,是个好官呐,你看,我们才搬来不到一年,有了屋子,还有田地,日子有奔头。”

“他是个好官!”

三伯抹着泪连连点头,周围百姓顺着有田的手看去,望安村屋子错落有致,村民在村口说的话,口音也和他们差不多,也渐渐松动了神色。

于是,有田忙招呼村里的人出来,帮大年安置搬迁过来的同乡。

移民队伍慢慢松动了,百姓脸上戒备渐消,不少孩童也敢靠近锅灶边张望。

锅灶里火苗窜起,映着孩子们怯生生的脸。

大年也在帮忙,看了一眼锅灶,居然没熬粥,煮的一锅浓稠的肉汤,香气扑鼻。

再看另一边,几个伙头兵在和面摊饼,案板上的面团揉得劲道响亮。

“怎么不煮白饭?”

大年问起周校尉。

校尉闻言放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汗笑道:

“大人你这不是说笑了嘛,不是你说要军粮来给百姓吃的嘛。”

随后他解释着,军粮大部都是白面,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