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逼疯他人(3 / 4)

了,“回宫!”

他打道回府,而天幕上的周葭还在继续讲述。

“忽必烈一共有12子,但是也有说10或者11的,他的长子朵儿只早卒,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真金是长子,真金出生于1243年,他的父亲是元世祖忽必烈,母亲是忽必烈的昭睿顺圣皇后察必,他这个名字,是海云禅师取得,海云认为,世间万物真金最贵,所以取韩明真金。

在真金小的时候,他就受到了汉家文化教育,后来也一直学习着汉家文化,等到了1260年,忽必烈即位,真金为燕王,平日里和人沟通也会引用不少的汉家经典。

1273年,忽必烈采取了汉臣的建议,立真金为太子,实际上呢,蒙古的汗位继承是忽里台大会推举制度,跟咱们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不一样的,忽必烈立真金为太子的时候,说的是遵从太祖皇帝遗训,也就是成吉思汗啊。

但实际上,他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把蒙古的推举制度给彻底掀翻了,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忽必烈他自己对于汉家文化的沿用继承。

后来他更是给真金建立了‘宫师府’,里面都是汉臣,真金真的是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汉家文化,他本人也是一直坚定地支持汉法。

大概到1279的时候,忽必烈对汉法的兴趣不那么高了,那个时候很多汉臣也相继去世了,汉臣的地位降低了很多,所以不少人都把希望压在了真金身上。

于是上奏请忽必烈让太子开始参与政事,从那以后,真金开始参政,成为汉法派的领袖,和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形成对立,两方之间发生了许多矛盾冲突。

且真金一直在劝说上奏忽必烈开设科举,不过都没有成功。

到了1285年的时候,有一个南台御史上奏请忽必烈禅位,真金知道这事儿以后特别恐慌,尚文偷偷把奏章隐匿下来,但是这件事情被阿合马的余党知道,想要谋取这份文章,尚文知道事情重大一直没有给。

于是,这个余党就直接上报给忽必烈了,忽必烈知道以后大怒,真金自然恐惧,虽然最后那个余党也被清算了,但是真金太子忧惧成疾,最后在十二月十日病死,那个时候才四十三岁。

怎么说呢,如果说真金没有死,上位以后肯定会继续推行汉化并完成变革,这样一来也许元朝的国祚还能长久一点,但是可惜,走得太早了,后来的皇帝都不怎么在意汉化,直接把自己给玩死了,没什么好说了。”

怎么死的?

忽必烈怀疑的目光落到了真金身上。

惊惧成疾?

真金被他的视线看的浑身发凉。

“父皇……”

“朕很可怕?”

忽必烈问。

怎么就惊惧成疾了,他们蒙古汉子,不死在马背上就算了,怎么还能惊惧成疾最后死了?这说出去,蒙古那群家伙,不把他笑话死。

真金太子:……

他是太子啊。

皇帝和太子之间,也可以说是敌人啊。

皇帝还活着就有人上奏让他禅位,这一说出去,所有人都会怀疑是他有不臣之心。

他不害怕就怪了。

时间线往前推一点。

成吉思汗听着真金的死因也是沉默许久,默默地咬了一口羊肉。

听错了,一定是听错了。

和他们不同,汉家的皇帝们可以说一个比一个笑得放肆,刘彻笑得最欢快。

他就爱看别人笑话。

妥妥忘了自己刚才还是别人眼里的笑话。

“我猜现在一定有很多人说,一个太子竟然惊惧致死了,觉得太可笑了。但是我要给你们说的是,这个东西一点也不好笑。

你们自己换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