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钓鱼(1 / 4)

复山河 新海月1 4380 字 1个月前

蜀地。

“侯爷,一应物资均已准备齐全,大军随时都可以出发。

为感念您为蜀地做出的贡献,士绅们还献上了一份大礼。”

路俊良一脸欣喜的说道。

没人喜欢头上多个婆婆管着,尤其是镇远侯这种强势上司。

蜀地的重大事务,全部操持在总督手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蜀地官员士绅都只知总督,不知他这悲催巡抚。

“哦!”

“这么高的效率,看来大家都急着要送老夫离开啊!”

李原的话,把一众官员吓了一个半死。

在筹措战略上,这次他们确实是超水平发挥。

主要是下面的士绅配合,听到皇帝让镇远侯带兵北上勤王,一个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的就是尽快送走这瘟神,让蜀地重回士绅主宰的时代。

不过想归想,现在人还没走呢!

现在的李原,依旧是位高权重的总督,能够决定一言无数人的生死。

即便是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一样要老实待着。

翻起旧账来,没几个是清白的。

在规则体系下,都能够把他们轻松拿下。

大虞贪腐横行,不代表朝廷就没打击贪腐。

事实上,永宁帝继位之后,对贪腐的打击力度仅次于太祖皇帝。

一般来说,贪官只要被逮到了,最轻也是流放。

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主要是坏在了具体执行上。

下面的官员贪,上面的官员同样贪。

负责打击贪腐的三司衙门,本身就是贪腐的重灾区。

让贪官监督贪官,还本身就是一个圈子的,自然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

偶尔抓几个倒霉蛋充数,也大都是因为党争。

“侯爷,这是误会啊!”

“我等只是心忧京师安全,这才日夜赶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物资筹集工作。

……”

众人胆战心惊的解释道,唯恐李原心情不爽,临走之前先把他们干掉。

“为了京中安全就好,看来大家都是我大虞的国之栋梁。

既然诸位同僚心忧朝廷,那么就能者多劳,再为本侯筹集一批物资。

毕竟,北方干旱少雨,正是物资匮乏的时候。

多预备一些物资带上,肯定是没错的。”

李原似笑非笑的说道。

原本他没想敲竹杠的,不过李牧的书信提醒了他。

这次北上勤王,无论战绩如何,都没法再回蜀地。

无论皇帝,还是朝中百官,都会尽力把他们留下。

既是为了限制地方督抚做大,也是为了保障北疆安全。

长城防线一再告破,已经到了不得解决的时候。

文官之中,能够担此大任的,早就死在了党争之中。

剩下的都是聪明人,不会接这个烂摊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份得罪人的苦差事,大概率会落入勋贵三巨头之一手中。

北疆的烂摊子,远不止这一个。

崩溃的中原战场,同样需要有人收拾残局。

关中是潜在火药桶,随着北虏入侵,河北大地即将满腹苍夷。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北虏多半发现了大虞的软肋。

相较于自己动手强行从外部推倒,不如多制造难民,从内部动摇大虞的根基。

到时候遍地饥民,光赈灾一项开销,就会消耗朝廷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赈灾上,就无力加强军备。

放任不管更加不行,人心一旦丢了,帝国的统治根基也没了。

知道了风险,自然要提前准备。

军事实力,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