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第二次徐州之战的序幕(2 / 4)

复山河 新海月1 1351 字 5天前

东系老大,就要被各方质疑其公正性。

本来现在的局势就凶险万分,内部再出现问题,后续的仗那就更没法打了。

刘从寒用实际行动提醒了众人,大家除了是辽东军的一员,还是大虞朝廷的官军。

倘若施家这边不好混,完全可以重回朝廷阵营。

忠君爱国,本就是政治正确,倒戈也无需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够了!”

“今天召集你们过来议事,是商议如何对敌的,不是听你们吵架的。

上一次徐州之败,老夫还没追究你们两个的责任,现在居然又跳出来掀起内斗。

既然如此,那么老夫也不客气啦!

来人啦,把施靖明和周七海拉出去,每人赏他们五十军棍醒醒脑子。

同时免去军中的一切职务,听候发落!”

施靖风当即下令道。

事情摆到了明面上,施靖明必须受到严惩,但挑事的周七海他也不想放过。

居然敢把他这个老大逼到墙角,这等逼宫的行为如果不严惩,必将后患无穷。

索性就拿徐州之败说事,把两人捆绑在一起处罚。

一旁的施靖忠,此刻已经吓的瑟瑟发抖。

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唯恐被注意到,顺便给捎带上。

挨五十军棍事小,关键是解除军中一切职务。

在家丁制度下,辽东军诸将率领的军队,同私人部曲也没有多少区别。

交出去容易,想要拿回来难。

甭管到了谁的手中,人家都会第一时间,把军中将领更换成自己人。

他们留下的嫡系,大概率被送到战场上当炮灰。

乱世之中,没有了嫡系军队的武将,那就啥也不是。

“丞相息怒,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让二位将军戴罪立功。”

营帐中年纪最大的白发老将顺势开口劝说道。

严肃追究战败责任,固然能够严明军纪,可后遗症也是非常严重的。

常年在战场上混,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直都是常胜将军。

开了这个先例,万一后续自己不小心吃了败仗,岂不是也要被解除兵权。

按照这种玩法,他们这些辽东将门,早晚都会被施家吃抹干净。

“丞相,白老将军说的不错,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不如让他们二人戴罪立功,洗刷徐州之败的屈辱!”

“丞相……”

转瞬的功夫,营帐内的诸多将领,纷纷开口求情。

“既然诸位将军,都替你们两个求情,那么处罚就暂时先记着。

接下来的大战,你们两个负责打前锋戴罪立功。

倘若再出现失误,那就休怪老夫无情!”

知道自己的处置,触及到了大家的核心利益。

见众人强烈反对,施靖风果断选择了从善如流。

看似这一波收权的试探,最后以失败告终,实际上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自从夺取京师之后,辽东军就如同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能够指挥一千人,不等于能够指挥一万人。

能够指挥一万人的将领,也不等于能够指挥十万人。

急剧的扩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军中将领严重匮乏。

从高层到基层,辽东军都严重缺乏人才。

有勤王大军的外敌在,施家现在需要的不是收缴诸将兵权,而是尽可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选择保住施靖明,既是为了维护施家内部的团结,也是因为军中人才匮乏。

哪怕是将门世家,他们祖上最牛叉的时候,也顶多指挥一镇之兵。

流传下来的经验,也是指挥中小规模战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