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
张松说:“早就听说您家世代当官,为啥不在朝廷里,辅佐天子,却只是在丞相府当个小吏呢?”
杨修听了,满脸羞愧,勉强回答说:“我虽然职位低,丞相把军政钱粮的重任交给我,早晚经常受到丞相的教导,很有启发,所以就在这个职位上了。”
张松笑着说:“我听说曹丞相文章不懂孔孟之道,武功不懂孙武吴起的兵法,专门靠强横霸道占据高位,哪能有啥教导,能启发您呢?”
杨修说:“您在边远地方,咋知道丞相的大才?我试试让您看看。”
叫左右的人从箱子里拿出一卷书,给张松看。张松看上面写着《孟德新书》。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一共十三篇,都是用兵的重要方法。
张松看完,问:“您觉得这是啥书?”
杨修说:“这是丞相参考古代,仿照《孙子》十三篇写的。您敢说丞相没才能,这能流传后世不?”
张松大笑说:“这书我们蜀中的三尺小孩,也能背得滚瓜烂熟,算啥‘新书’?这是战国时候没名字的人写的,曹丞相偷来当成自己的,也就骗骗您罢了!”
杨修说:“丞相秘密收藏的书,虽然写成了,还没流传出去。您说蜀中的小孩背得顺溜,咋能骗人呢?”
张松说:“您要是不信,我背给您听。”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把《孟德新书》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一个字都没错。
杨修大吃一惊说:“您过目不忘,真是天下的奇才啊!”
当下张松想告辞回去。
杨修说:“您先暂时住在馆舍,容我再禀报丞相,让您面见皇上。”
张松谢了就退下。
杨修进去见曹操说:“刚才丞相为啥怠慢张松?”
曹操说:“他说话不礼貌,我所以怠慢他。”
杨修说:“丞相能容忍祢衡,为啥不接纳张松?”
曹操说:“祢衡的文章,传遍当今,我所以不忍心杀他。张松有啥本事?”
杨修说:“且不说他口才好得像瀑布,辩才无碍。刚才我把丞相写的《孟德新书》给他看,他看了一遍,就能背诵,这样博闻强记,世上少有。张松说这书是战国时候没名字的人写的,蜀中的小孩,都能熟记。”
曹操说:“难道是古人跟我想法一样?”
让人把书扯碎烧了。
杨修说:“这个人可以让他面见皇上,让他看看咱们朝廷的气象。”
曹操说:“明天我在西教场阅兵,你可以先带他来,让他看看我的军威,让他回去传说:我马上要打下江南,就来收川。”
杨修领命。
到了第二天,和张松一起到西教场。
曹操点了五万虎卫雄兵,布置在教场中。
果然盔甲鲜亮,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眼;四方八面,各自分成队伍;旌旗飘扬,人马奔腾。
张松斜着眼睛看。
过了很久,曹操叫张松指着给他看说:“你在蜀中见过这样的英雄人物不?”
张松说:“我们蜀中没见过这样的兵甲,只是用仁义治理百姓。”
曹操变了脸色看他。
张松一点都不害怕。
杨修频频用眼睛示意张松。
曹操对张松说:“我看天下的鼠辈就像草芥。我的大军到哪,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从我的活,违抗我的死。你知道不?”
张松说:“丞相带兵到哪,战必胜,攻必取,我也一直知道。以前在濮阳攻打吕布的时候,在宛城打张绣的时候;在赤壁遇到周瑜,在华容碰到关羽;在潼关割须弃袍,在渭水夺船避箭:这都是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