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先主征吴(3 / 5)

宁两支部队,水陆并进,声势震天。水路的军队已经出了巫口,陆路的军队已经到了秭归。这时候孙权虽然登上了王位,但是魏主不肯接应他,就问文武官员说:“蜀兵势力这么大,我们该怎么办呢?”大家都不说话。孙权叹了口气说:“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现在吕蒙已经死了,没有人能和孤分忧了!”话还没说完呢,忽然班部里有个年轻的将领,很激动地站出来,趴在地上奏报说:“臣虽然年纪小,但是很熟悉兵书。希望能给臣几万的士兵,去打败蜀兵。”孙权一看,原来是孙桓。孙桓字叔武,他父亲叫孙河,本来姓俞,孙策很喜欢他,就赐他姓孙,所以他也是吴王的宗族。孙河有四个儿子,孙桓是长子,骑马射箭都很熟练,经常跟着吴王出征,立了很多奇功,被任命为武卫都尉;当时他二十五岁。孙权说:“你有什么计策能战胜他们呢?”孙桓说:“臣有两个大将:一个叫李异,一个叫谢旌,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请给臣几万的士兵,去活捉刘备。”孙权说:“侄儿虽然英勇,但是毕竟年纪小;必须得有一个人来帮忙才行。”虎威将军朱然站出来说:“臣愿意和小将军一起去活捉刘备。”孙权答应了,于是就点了五万水陆军,封孙桓为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当天就起兵了。哨马探听到蜀兵已经到宜都扎营了,孙桓就带着二万五千军马,在宜都界口驻扎,前后分成三个营寨,来抵御蜀兵。

蜀将吴班拿着先锋的大印,自从出了四川以来,所到之处,敌军都是望风而降,不费一兵一卒,就一直到了宜都;探听到孙桓在那里扎营,就飞马上奏给先主。这时候先主已经到了秭归,听到奏报就生气地说:“就这么个小毛孩子,竟敢和朕对抗!”关兴上奏说:“既然孙权让这个小子做将领,那就不劳陛下派大将了,臣愿意去活捉他。”先主说:“朕正想看看你的勇气呢。”就命令关兴前往。关兴拜别要走的时候,张苞站出来说:“既然关兴去讨伐贼子,臣愿意一起去。”先主说:“两个侄儿一起去很好,但是一定要小心谨慎,可不能莽撞。”

这两个人拜别先主,和先锋会合之后,一起进军,摆好了阵势。孙桓听说蜀兵大批到来,就把营寨里的士兵都集合起来。两边的军队列好阵,孙桓带着李异、谢旌站在军旗下面,看到蜀营里冲出两个大将,都戴着银盔,穿着银甲,骑着白马,举着白旗:前面的是张苞,挺着丈八点钢矛,后面的关兴横着大砍刀。张苞大骂说:“孙桓你这个小子!都快死了,还敢抗拒天兵!”孙桓也骂道:“你父亲都已经成了无头鬼了;现在你又来送死,太不聪明了!”张苞一听就大怒,挺着枪就朝孙桓冲过去。孙桓背后的谢旌,骑着马就来迎战。两个将领打了三十多个回合,谢旌败走,张苞乘胜追击。李异看到谢旌败了,慌忙拍马轮着蘸金斧来迎战。张苞和他打了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吴军中有个裨将谭雄,看到张苞很英勇,李异打不过他,就偷偷放了一支冷箭,正好射中张苞骑的马。那匹马负痛往回跑,还没跑到军旗那里,就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把张苞也掀翻在地。李异急忙向前轮起大斧,朝着张苞的脑袋就砍。忽然一道红光闪过,李异的脑袋就落地了,原来是关兴看到张苞的马往回跑,正要去接应,忽然看到张苞马倒了,李异追过来,关兴大喝一声,就把李异劈死在马下,救了张苞。然后乘势追杀,孙桓大败。两边各自鸣金收兵。

第二天,孙桓又带兵来。张苞、关兴一起出战。关兴站在阵前,单挑孙桓来交战。孙桓大怒,拍马轮刀,和关兴打了三十多个回合,力气渐渐不行了,大败回阵。这两个小将追杀到营里,吴班带着张南、冯习驱赶着士兵掩杀过去。张苞奋勇当先,杀进吴军,正好遇到谢旌,一矛就把他刺死了。吴军四处逃散。蜀将打了胜仗收兵的时候,却发现关兴不见了。张苞大惊失色,说:“安国要是有个闪失,我也不活了!”说完,就绰起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