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未成的局(2 / 3)

新官路商途 更俗 3304 字 2个月前

的事情,其他人不会硬凑到跟前去,但萧良为了促成星视新一轮的新股增发,最多承诺从现在起锁定对星视的持股六个月不进行减持,这些内容他们还是断断续续听进耳朵里去的。

这说明萧良短时间内,对海外科技股行情还是看好,要不然六个月的锁定期都不会同意延长。

不过,萧良没有完全遂郑仲湘的愿,最多只同意延长六个月的锁定期,说明萧良还是很清楚“涨久必跌”,“跌久必涨”的道理。

温骏微微蹙着眉头,附从丁文江的见解说道:

“不管萧良他这段时间怎么为科技股鼓吹,也不管他怎么为互联网以及信息电子等领域的初创企业鼓吹,我们都应该要注意到八九月份往后,萧良联合鸿臣、盈投以及华茂,实际都在小规模的减持科技股。”

萧良小规模减持,是香港公司蜗巢新技术投资在八月过后,资金就抽调一空,但还需要继续每个月转五千万港元到内地支撑蜗巢科技的运转,他不得不小规模的减持一些短期超涨的科技股套现。

鸿臣、盈投、华茂三家则是遵循既定的操作原则,在股票快速上涨一段时间过后,必然需要进行减持,才能避免股票资产占比长时间超过上限。

还有就是鸿臣、盈投、华茂都以九月三十日作为财政年度中期结算日;七八九月作为财年第二季度,证券投资操作有很高的浮盈,客观上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减持,给投资人、股东增加中期分红。

鸿臣、盈投以及华茂,不是说看好科技股的涨势,就一定要满仓从头持到尾。

不过,香港一些咨询分析机构不知道,也不会分辨这里面的曲折,只是简单从这段时间爆火科技股的股东变化里,看到萧良与鸿臣、华茂、盈投连续两三个月都在小幅度减持科技股。

而到了温骏这里,他宁可相信香港这些分析机构做出的表面判断,怀疑萧良不仅没有长期看好科技股行情,甚至从八九月份,实际就已经转向保守了,断然不信萧良亲口所说不断从香港公司拿钱,是为了填蜗巢科技这个无底洞。

他甚至将这当成萧良的某种借口。

“看来科技股这个概念,已成鸡肋了!”丁文江颇为惋惜的感慨道。

温骏皱着眉头,说道:“放宽了算,海外科技股行情可能还有六到十二个月的时间,但我们想要亲自打造一支互联网概念股,时间还是太紧了。”

丁文江名下就有上市公司主体,还在中高端商场与酒店经营等领域有相当不错的发展,往后他会更注重资本层面的运作,反而不太愿意冒险操纵股票牟利了。

他对海外科技股行情的判断,就偏于保守,又或者说不甚关心。

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二人始终没有掌控一家上市公司,在江省富豪圈内,距离顶流终究是差了一个档次。

而韩家兄弟二人,除了证券、娱乐产业的投资,更早是在秣陵珠江路从事计算机以及配件、耗材的销售,目前计算机及配件连锁门店在秣陵已经很有规模了,这两年甚至还进一步成立家用电脑部门,在旗下门店推出宏亚自有的整机电脑品牌。

宏亚在计算机组装生产以及连锁经营等方面的业绩,算不上多好,这两年想独立上市非常难,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二人就想着能不能借科技股的这波浪潮,也玩借壳上市。

毕竟这个年代,不要说计算机组装生产了,哪怕是连锁经营计算机及配件,听上去也很有科技股的范儿。

听丁文江、温骏的语气,似乎都无意支持光耀资本协助宏亚进行借壳操作,韩振亚也不便强求,微微蹙着眉头,说道:“搞大的动作可能来不得,就看现成的那些标的,有没有一些快进快出的操作机会。”

“短期内科技股也确实值得关注,”温骏也更倾向关注科技股的短线机会,点点头说道,“现在比较头痛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