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废物!”
这声音充满了不屑,甚至带着几分罕见的怒气。正与一份拨款申请战斗的小腓特烈顶着浓重的熊猫眼,诧异地望向他的教父。
在小腓特烈的印象里,诺恩即使面对最棘手的敌人,也通常会保持表面上的礼节或是冷静的分析,如此直白地表达鄙夷的情况确实不多。
此时的诺恩,脸上毫不掩饰对信中对象的轻蔑,但还掺杂着一丝忧虑。
注意到小腓特烈探究的目光,诺恩沉吟了片刻,随后将手中那封来自英格兰的情报递了过去,“看看吧,小腓特烈。了解一下我们那位‘盟友’的近况。”
小腓特烈接过质地优良的羊皮纸,带着好奇阅读起来。刚看了开头几句,他就不由得微微吸了口凉气。
信中的消息确实令人震惊:金雀花王朝的约翰国王,在法兰西遭遇了菲利普二世的沉重打击。而更糟糕的是,与此同时,他的王国境内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叛乱!
信件随后详细分析了局势的演变。原来,约翰虽然在之前与法兰西王太子路易的交锋中落败,但实际丢失的领地并不多,实力犹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诺恩深知约翰此人靠不住,于是以“友情价”半卖半送地支援了约翰一批精良的武器和盔甲。这批装备足以让约翰在面对元气未复的法兰西时,继续保持纸面上的兵力优势。
然而,约翰接下来的操作,堪称“神来之笔”:不知是穷疯了急需现金,还是被纸面上的兵力优势冲昏了头脑,他居然没有将这批宝贵的武器装备用来加强自己的直属王室军队,反而……将其高价转卖给了麾下那些本就尾大不掉的贵族!
这一愚蠢至极的决定,如同点燃了引信,彻底引爆了金雀花王朝内部积压已久的、如同火山般的矛盾。
说实话,自那位勇猛善战的“狮心王”理查一世战死沙场前,为了维持连年战争,金雀花早已是天高三尺。王国全靠着不断的军事胜利和对外掠夺,才能勉强掩盖内部日益尖锐的利益冲突和普遍的不满情绪。
倘若此时约翰是一位明君,懂得韬光养晦,与民休息,或许还有转机。或者,他若能像其兄理查一样,是一位战场上的猛将,能够通过对外征服掠夺大量财富来收买人心、转移视线,也未尝不能稳住局面。
可约翰偏偏选择了一条最糟糕的路。他上任以来,面对法兰西的菲利普二世屡战屡败,巨大的军费开支和个人的挥霍无度,使得王室财政捉襟见肘。
于是,约翰开始了所谓的“经济改革”——说白了,就是变着法子加税!他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平民继承遗产,都必须将遗产价值的一半上缴国库!而对于贵族,虽然没有明着征收遗产税,但却在爵位继承的关键环节——纹章院确认上做足了文章。
原本这只是个走过场的程序,但在贪财如命的约翰手中,却成了敲诈勒索的绝佳工具。任何贵族想要顺利继承爵位和领地,如果不向他缴纳一笔巨额的“确认费”,那么纹章院的审核流程就能无限期拖延下去,直到继承人老死都可能无法完成继承。
类似的骚操作不胜枚举。其直接结果是,约翰继位后的头几年,英格兰王室的财政收入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一举扭转了持续十年的财政赤字。
但这一切的代价是,整个英格兰,从被敲骨吸髓的农民,到税负沉重、权利受损的城市市民,再到被肆意勒索、尊严扫地的贵族,几乎所有阶层在提到约翰的名字时,眼中都燃烧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连番的军事失利和近期的愚蠢操作,终于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席卷金雀花王国大部分领地的叛乱猛烈爆发。
与以往单纯为了抗税而起的暴动不同,这一次的叛军提出了旗帜鲜明、组织严密的政治诉求。贵族们联合起来,拿出了一份名为《大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