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秩序固然是英国这个既得利益者的责任,但冒着印度和缅甸被攻击的风险去维护这个秩序,真的值得吗?
英国公使朱尔典来到了马鞍山,与廉垂社展开了秘密会谈。期间,高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他参观了鞍山钢铁厂、湖北钢铁厂和重庆钢铁厂。通红的钢水从转炉中流淌而出,巨大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参观结束后,朱尔典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据他估计,这三个工业区的钢铁产量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三百万,这还不包括北边廉垂社起家的北皖钢工业区、青岛工业区,据说华北东北一带也在建造钢铁厂。
在重庆的一个简陋旅馆中,临时搭建的谈判场所出现了。朱尔典并没有在意廉垂社的招待是否周到,因为廉垂社所展现出的力量已经让他不再关注这些细节。朱尔典问道:“贵国现在已经准备挑战东亚的秩序了吗?”高云带着职业的微笑回答道:“我国并没有挑战贵国在东亚秩序的打算。”说完,高云抛出了一份条约,这是中国和日本签订的海陆条约,上面明确规定中国不得建立超过一万吨的主力舰。朱尔典的眉头稍微舒缓了一些。
高云继续说道:“我国对贵国在东亚的海上利益非常重视,并没有打破现有秩序的意图。否则,我们会像欧洲的德国一样大力发展海军,挑战贵国全球利益的根本。但现在我们在考虑,贵国建立的秩序是否在打压我们。如果我国华人在外国最根本的权益——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我国就要考虑这个秩序是否对我们有害了。”
朱尔典说道:“贵国的军事实力绝对不能延伸到东南亚,这是大英帝国的底线。”高云回应道:“公使,你误会了。我们并没有殖民东南亚的打算,我们要求的是海外华人不受三流小国侮辱的权利。”
朱尔典问道:“贵国的意思是?”高云明确表示:“荷兰人必须接受一个血的教训,东南亚华人必须拥有持枪自卫的权利。”朱尔典回应道:“荷兰人可以被教训,但他们必须在南亚存在。至于东南亚华人的持枪自卫权,我方不能答应。”朱尔典对中国陆军非常警惕。
高云坚持说道:“荷兰人可以保留他们的殖民地,但东南亚华人必须有持枪的权利。否则,华人在东南亚依然是二等公民。”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朱尔典最终同意了廉垂社的条件,但同时要求廉垂社与英国签署一份备忘录,确保中国不会建造一万吨以上的主力舰。就这样,荷兰人的灾难悄然降临。
此时,英国人正被摩洛哥危机搞得焦头烂额。德皇欣喜地发现,英国人的注意力又被远东吸引了过去。小儿麻痹症的威廉皇帝和他的臣下开玩笑地说:“荷兰人真是我们的盟友啊。”德国开始武力威胁法国,大军陈列在法国边境,逼迫法国让步,似乎一战即将提前爆发。这时,朱尔典的报告传到了英国,他重点描述了中国的工业实力,并指出必须将中国的注意力固定在大陆上,否则中国一旦发展海军,就会迫使大英帝国变成两洋舰队。于是,英国与廉垂社达成了妥协。
1912年八月,中国驱逐舰舰队进入南海,在菲律宾巴西兰岛西岸港口开战。廉垂社的驱逐舰队虽然没有海战经验,各种操作还十分生疏,但完全按照海军规范进行。他们采取之字形躲避火炮,同时计算双方舰队相对速度,通过瞄准镜发射火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幸运的是,廉垂社面对的是荷兰海军这个更弱的敌人。荷兰舰队现在的钢铁战舰海战经验不足,而廉垂社的海军好歹还是受到老北洋海军军官的训练,占据着庞大殖民地的荷兰海军铁甲舰作战能力低下。同时,荷兰远东只有四艘3800吨级别的轻型巡洋舰,在吨位上大大落后。
廉垂社的十二艘战舰如同狼群一般围着荷兰海军。驱逐舰的高速度时刻保持着对荷兰战舰的局部优势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