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海外领地如何治理?(1 / 2)

永昌十九年春天,已经四十岁的永昌帝端坐在太极殿里,旁边一个锦橔上坐着已经二十岁的太子王锦繁。

文臣武将分列两侧,内阁首辅朱慈烺出列道:“陛下!我大明现在南争北战,东征西讨,打下地盘越来越大,北部有东海行省,北海行省,西海行省,西部有准噶尔行省,海外有日本诸岛,琉球,吕宋诸岛,爪哇诸岛,现在陆上4个行省已按大明的文官制度管理,而这些岛屿,现在还没派遣文官治理,而是由武将代为管理,臣以为,我们应该制订一个章程,对这些海外领地实行汉化管理。”

永昌帝点了点头,问道:“爱卿可有具体章程。”

朱慈烺从袖中抽出一个折子递了上来,说道:“这是臣与其他阁老拟的一个草案,请陛下御览。”

永昌帝展开一看,只见折子上写道:

【海外领经略章程】

第一条 行政架构

于各海外领地设"经略使司",统辖军民要务。

经略使一员(正二品):总揽全岛军政、赋税、教化,兼领戍卫兵权,五年一任,由兵部会同吏部举荐,御笔钦点。

同知经略使二员(正三品):分掌民政屯田、海事商贸,需通晓夷情者充任。

镇抚使一员(武官正二品):专司军务操演、港口防务,受经略使节制而直隶兵部。

第二条 戍卫建制

大岛驻防军设"靖海卫"(额定三千),主官授昭勇将军衔(正四品武职)

要冲处筑棱堡十二座,每堡驻把总一员(正七品),配八零迫击炮六门

推行卫所屯田制,军户子弟可入"宣文堂"习官话、六艺 。

第三条 化夷为夏

设"归化监"专理教化:

凡通汉语、着汉服、改汉姓之土着,免赋三年

每岛建皇帝庙、设社学,童生考绩优异者保送南京国子监

推行《皇明混一历》,禁绝土着巫蛊血祭 。

第四条 梯航之制

商船往来须持"龙票",课税分三等:

闽粤海商(十税一)

朝鲜、日本、吕宋、爪哇等海外领地朝贡船(十税二)

红毛、佛郎机夷船(十税四)

设市舶司于吕宋、爪哇,金银交易须用大明钱币。

第五条 监察条例

都察院遣巡海御史(正六品)暗行查访,可密折直奏

经略使岁末须呈《风土图志》,详载物产、兵备、夷情 。

凡擅改朝廷税则者,依谋逆论斩

附则

琉球按大陆一府管理,将琉球改称台湾,设台湾府,归福建管辖。

海外领地的经略使优先从皇子中选择,然而才从优秀文武官吏中选择,总之,海外经略使须有独当一面之大才。

永昌帝很满意,便让秉笔太监吕方当庭宣读,然后征求意见。

内阁次辅吴伟业出列道:“陛下,成祖时期,我们曾设了多个宣慰使司,例如:老挝宣慰司、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使、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底兀拉宣慰司等中南半岛的领地,所以我觉得还是叫宣慰使司好一些。”

朱慈烺辩道:“吴阁老,我之所以不用宣慰司是因为成祖设的宣慰司是将当地的土司封为宣慰司,由土司代为管理,而如今我们攻下的领地由朝廷派员前去管理,所以就不能叫宣慰司,我以为经略使司比较妥切。”

朝堂一片议论声,支持朱慈烺的占大多数,永昌帝拍板道:“那就叫经略使司好了。”

接下来,便是经略使的人选了,首先是日本岛,现在管理日本岛的是王锦盛,也是永昌帝的大儿子,是贵妃张雪所生,文韬武略全才,让他任日本诸岛第一任经略使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