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维特(Johan de Witt)悲愤交加。他深知仅凭荷兰的力量,已难以夺回孟买,更无法对抗拥有明国铁甲舰的英格兰海军。绝望中,他想到了那位身兼大明皇妃与罗马教皇双重身份、且在欧陆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徐静姝。
德·维特亲自率领一个高级代表团,风尘仆仆地赶到罗马,请求觐见教皇。在庄严肃穆的教皇厅,德·维特跪倒在徐静姝面前,这位以冷静睿智着称的政治家此刻声音哽咽,充满了屈辱与愤怒:
“至圣的教皇陛下!英格兰背信弃义,悍然撕毁和平!他们倚仗着从大明购得的强大战舰,在印度洋悍然伏击我英勇的舰队,屠戮我忠诚的子民,强占我荷兰经营数十载的孟买城!此乃赤裸裸的强盗行径,是对上帝律法与万国公理的公然践踏!陛下!大明乃礼仪之邦,科技冠绝寰宇,更是罗马教廷的守护者。英格兰所用之凶器,源于大明;其暴行之底气,亦源于此!恳请教皇陛下,以神圣之威,主持公道!勒令英格兰归还我孟买,严惩其贪婪暴虐之主使者!否则,公理何在?正义何存?我荷兰举国上下,含血泣告于陛下座前!”
德·维特的控诉,字字血泪。他呈上了详尽的战报、损失清单以及《雅妃城条约》的副本(意在暗示英格兰无视大明促成的美洲和平,在欧洲之外挑起更大争端)。整个教皇厅一片寂静,只有荷兰使团压抑的悲泣声。
徐静姝端坐在高高的教皇宝座上,凤目含威,面沉如水。英格兰的举动,不仅是对荷兰的侵略,更是对她在美洲促成的和平格局的挑衅,是对她作为教皇权威的蔑视!利用大明出售的武器去攻击另一个国家,这让她感到愤怒,更感到一种被利用的耻辱。她缓缓站起身,镶嵌着宝石的教皇权杖重重顿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冰冷的回响,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啜泣。
“英格兰之暴行,本宫已悉知!”徐静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回荡在宏伟的厅堂里,仿佛带着神谕的回音,“恃强凌弱,背信弃义,毁约兴兵,夺人疆土,屠戮生灵!此等行径,与海盗何异?与撒旦何异?上帝在天,必不饶恕!”
她走下宝座台阶,目光如利剑般扫过在场所有(包括闻讯赶来探听消息的其他国家使节):“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以及其背后的英格兰王国,必须为其贪婪与残暴付出代价!”她转向德·维特,语气稍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荷兰的冤屈,本宫即为尔等伸张。此非仅荷兰一国之痛,乃是对公理秩序之挑战,对教廷威严之亵渎!”
徐静姝回到宝座,提笔疾书。片刻之后,一份措辞极其严厉的教皇敕令由枢机主教当众宣读:
“奉天承运,罗马教皇谕令: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英格兰东印度公司总裁,及所有参与侵略孟买之军官人等:
尔等倚仗利器,行不义之师,悍然攻击友邦荷兰,强占其合法属地孟买,杀戮无辜,罪恶滔天!此乃对上帝律法之践踏,对万国和平之破坏,亦是对本教廷权威之藐视!
本宫以天主代理人之名,亦以维护公理之志,严正谕令:
**一、英格兰必须立即、无条件、完全地从孟买城及周边所有原荷兰属地撤出!**
**二、归还所有掠夺之财物、船只、俘虏!**
**三、赔偿荷兰东印度公司及死难者家属一切损失!**
**四、严惩战争发起者及主要执行者!**
**限尔等于本敕令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明确答复,并即刻执行上述要求!**
**若逾期未复,或阳奉阴违,拒不遵从……**”枢机主教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神圣的威压,“**本教廷将视英格兰为背教之邦,叛道之国!届时,本宫将以神圣之名,号令所有信奉天主之国家与子民,断绝与英格兰一切往来!更将……吁请大明帝国,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