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灌溉农田,防旱抗涝,提高粮食产量,惠及百姓。国库资金虽有限,但可通过合理规划、节约开支,确保工程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同时,他还附上了各地因水利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粮食减产的详细数据,以证明水利工程的紧迫性。这些数据都是他派人深入各地,经过仔细调查和统计得来的。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和关怀。
然而,当顾行晋托人将计划书呈递给新帝时,却遭到了守旧派的阻挠。守旧派们就像一群贪婪的恶狼,时刻守护着自己的利益,不容许新政有任何进展。他们在新帝面前诋毁顾行晋,称这份计划书不过是顾行晋想要重新掌权的手段,不可轻信。一位守旧派大臣谄媚地对新帝说道:“陛下,顾行晋心怀不轨,他写这份计划书,就是想借此机会重新回到朝堂,掌控大权。他根本不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
新帝听了这些话,对顾行晋的计划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将其搁置一旁。他的心中已经被守旧派的谗言所影响,对顾行晋产生了更多的疑虑和猜忌。顾行晋得知此事后,心中满是无奈和愤怒。他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怒火。他为了新政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被守旧派恶意诋毁,被新帝误解。但他并未放弃,他知道,想要重新获得新帝的信任,需要更加耐心和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帝对顾行晋依旧冷淡,顾行晋的官职也始终没有恢复。他就像一颗被遗忘的星星,在黑暗中独自闪烁。朝堂之上,新帝开始重用保守派官员,凡是保守派提出的建议,新帝大多会予以采纳。而顾行晋暗中支持的新政派官员的声音,在朝堂上愈发微弱。他们在守旧派的打压下,渐渐失去了话语权。
一次朝会上,一位新政派官员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选拔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这是新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打破传统科举的弊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守旧派们立刻群起而攻之。一位守旧派老臣愤怒地说道:“祖宗之法不可改,科举制度已经实行多年,岂能随意更改?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
新政派官员们试图解释,但在守旧派的强大压力下,他们的声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新帝听了守旧派的话,也没有支持新政派的提议,改革科举制度的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
“顾大人,你说咱们接下来该不该继续。”一位新政派大臣忧心忡忡地找到顾行晋,问道。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迷茫,对新政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继续!”顾行晋坚定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的意志和对新政的坚定信念。他知道,新政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他不能放弃。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新政会得到新帝的认可,会为国家和百姓带来真正的福祉。
保守派官员们见新帝如此态度,越发肆无忌惮地打压新政派。他们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关系,打压新政派官员,使得新政派在朝中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原本一些支持新政的官员,见局势不利,也开始动摇,甚至转而投向保守派阵营。
一位曾经坚定支持新政的官员,在守旧派的威逼利诱下,背叛了新政派。他在一次朝会上,突然改变立场,支持守旧派的观点。他的背叛让新政派的其他官员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愤怒。顾行晋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痛心。他知道,新政派内部的不团结是新政推进的一大障碍。
然而,顾行晋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开始更加注重团结新政派的力量,加强与新政派官员的沟通和交流。他组织了一些秘密的聚会,在聚会上,他鼓励新政派官员们要坚定信念,不要被守旧派的压力所吓倒。他说:“我们推行新政,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幸福。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