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仁义之师(2 / 2)

乎饭!\"

夜幕降临,峡谷中燃起数十堆篝火。降兵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粟米饭,就着香喷喷的炖肉,吃得热泪盈眶。

一个老兵端着碗走到周士面前:\"将军,老汉我打了三十年仗,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军队...\"说着就要跪下。

周士连忙扶住他:\"老人家不必如此。邓将军常说,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远处,邓晨站在山坡上,望着谷中的点点篝火,嘴角微微上扬。薛桂好奇地问:\"主公,您笑什么?\"

\"我在想,\"邓晨轻声道,\"这五千人回去后,会告诉多少人今晚的事呢?\"

果然,数日后,周边郡县纷纷传唱:\"邓家军到,开仓放粮;周司令在,老幼得养。\"——当然,这是后话了。

周士正指挥士兵们搬运李恽的鎏金铠甲,那副铠甲在夕阳下泛着浮夸的金光,胸甲上还沾着几滴凝固的鸡油,活像打了败仗的厨子。

\"都小心着点!\"周士憋着笑,故意提高声调,\"这可是李将军号称能防项羽斩龙戟的宝甲!\"他屈指在胸甲上一弹,\"铛\"的一声脆响,\"听听这声儿——起码值三只老母鸡!\"

士兵们哄笑起来,有个小兵突然发现铠甲腋下有个破洞:\"司马大人,这儿怎么有个窟窿?\"

\"哦,那是被韩信用筷子戳的。\"周士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年鸿门宴...\"

话音未落,忽听邓晨在土坡上纵声长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像柄青锋剑划破暮色。吟到\"深藏身与名\"时,顺手将李恽的佩剑往空中一抛。那剑在空中翻转三圈,阳光下划出几道银亮的弧线,\"嚓\"地插进三丈外的柳木靶心——正是方才李恽吹嘘\"百步穿杨\"时射了二十箭都没中的那个靶子。

周士手里的竹简\"啪嗒\"掉在地上。他自幼读过些诗书,却从未听过这般豪气干云的诗句。

\"快!\"他猛地抓住身旁书记官的衣领,\"把主公刚才的诗记下来!一字不许差!\"想了想又补充,\"把主公抛剑的姿势也画下来!\"

书记官手忙脚乱地摊开绢布,墨汁洒了满袖。有个机灵的小兵已经飞奔去取琴——按汉军规矩,这般好诗该当场谱成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