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科普金球奖的前世今生,没想到忽然就拐到《寄生虫》上头了。
这会儿人正在替老公担心,执行导演却跑到休息室敲门:“佟老师,该上场了!”
……
“还不用我上场露面?”
终于忙活完《我和我的祖国》里最后一个需要自己插手的单元的陈燔,正在和人通着越洋电话,刚才他刚刚刷到国内转发的金发老男人推特,就一句话“看,这些亚洲寄生虫在互相撕咬!”,然后就把电话拨到了大洋彼岸。
那边的洛伦佐似乎是已经躺下了,隔着电话都能透出一股疲惫感:“我的朋友,很理解您想来星光最耀眼之处的心情,但按我们的计划,只有在奥斯卡的颁奖晚宴上,您才能登场……”
“嗯嗯嗯,主要我这边行程也挺满的,需要提前安排.......而且您说,万一像孟女士......”陈燔毫无逼数的乱说话。不过自己这边也有个‘高规格’的试映要参加,如果曝光出去,倒是可以多出千分之三点一四被扣押的可能性。
“放心吧我的朋友,他肯定没看过你的电影。没错,我们这位新的统治者很重视东大,但从来没尝试真正去了解过……总之,你如果实在想早点来好莱坞,那最迟也要到提名者联合晚宴......现在舆论形势很混乱,作为旋涡中心的人,保持沉默才是最佳选择。”
确实挺乱的,按理说,传统媒体应该是hFpA(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金球的主办方),但偏偏选择了联手围剿。
《好莱坞报道者》?:“陈燔将大苹果地标化作刑场,每一帧都在审判原罪。评委恐惧的是电影照出的自身倒影。”
《世界报》?(法国):“当欧洲将金棕榈献给勇敢的解剖者,北美却用金球奖庇护《罗马》的高高在上滤镜——这是昂撒最后的自保。”
《朝日新闻》?(日本):“非洲权杖、印第安油彩……来自异域符号成为刺穿美国神话的利刃。好莱坞的排斥恰证其恐惧。”
《印度时报》:“特色歧视,西方世界嘴上说着种族和解,但只会把目光放在非裔和拉美族裔上,而从来不愿意正视亚洲人!”
这一记记背刺让hFpA有些懵。就在他们还没回过神的时候,阿汤退回了奖杯,寡姐带着一众明星表态要抵制……
而奥斯卡学院深怕被波及,连续开大会,也在琢磨是否需要更多的‘少数裔’成员。说来也是因祸得福,前两年哈维事件被引爆后,他们这边已经增加了一大批的少数族裔和女性评审,目前收到的讨伐基本还是集中在公关费上。
陈燔心说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我就等颁奖礼再去,这样可以安安稳稳在家过年。嘴上却‘遗憾’的回道:“那还是按着您的建议吧......”
“oK,您不妨提前构思下自己的获奖感言......大胆些自在些,就和你平时一样,让他们看看黄种人不是什么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家伙。”
“了然!”这会儿幼儿园的放学铃声响起,于是这货又补充一句‘晚安’,然后就站到门口,开始等着两个小家伙的出现。
小番外:《陈燔〈寄生虫〉以金棕榈之名肢解美国梦》——?《卫报》
“当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在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中击败陈燔的《寄生虫》,北美媒体曾欢呼‘流媒体战胜传统美学’。
然而随着金球奖评委种族丑闻的被引爆,一场更深刻的反思正在席卷好莱坞:为何一部在戛纳斩获?史无前例最佳影片+最佳男主双奖的电影,在北美却被视为‘外来者的呓语’?陈燔用他手术刀般的镜头告诉我们——不是电影不懂美利坚,而是美利坚从未看懂自己。
让我们看看这个电影都说了什么吧,
主角一家的困顿是基于theranos血案,这是硅谷神话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