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李剑垚带着凌灵她们三个去师父那边给师爷做寿。 周师傅和小山早早就到了,宴请的人不太多,也就几桌。 但都很有份量。 神学界、学界、亲友故交,政协代表、统战和宗教事务代表等林林总总。 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这时候就能看出些端倪。 李剑垚和凌灵她们只端盘子,家里没有小辈,这事儿只能自己来干。 出风头的应该是老爷子,在他们看来有没有后代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学术搞到头,在生活上也挺乏味的。 如果他们开始的重心就是家庭,是子女,是下一代,可能学术上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立场上也不会有多坚持。 与其说家里没有晚辈是历史的错误,还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来贺寿的人也都是真心实意,是冲着以往的交情,因为没有未来。 来贺寿的还有一个特别的人,师丈的弟弟,陈漫熊,地质学家,学部委员,真正的水文地质专家。 陈漫哉介绍李剑垚,说没死成全靠这个徒弟。 陈漫熊拍了拍李剑垚,说方便的时候来家里坐坐。 没有敬酒,没有多说感谢,或者打听什么别的东西,可能是没兴趣,也可能是压根没想到。 搞学术的人单纯的让人心疼。 客人们都走了,师父拉李剑垚坐下。 “小垚,我和你师丈想在京城多待一阵子。 你师爷年龄大了,我再走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李剑垚也看出来了,老头寿数不多了。 “岛上的事师父您不用操心,本来也没多大的地方,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以前是因为形势不行,现在您和师丈想在哪就在哪。 家里要是有什么事,您记得给我打电话,我第一时间就过来。” 师父小声道, “你师爷说他再过不了年了,你觉得呢?” 师父知道李剑垚也神神叨叨的,每次去岛上都会去浮岚观里,那俩老道士还给叫师叔呢。 “入冬时分吧,让大舅到时候提前准备。 天命难违,师爷这辈子是有成就的。” 师父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 “师父您好好的,别让老爷子看出来什么。” 擦了擦眼泪,拍了拍李剑垚。 “回去吧,今天让你们受累了,你师爷有身价这么高的徒孙给端盘子,是大福分。” “应该的,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李剑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朋友圈都是老人,以后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很频繁。 年轻人,入不了眼啊,一看到那些清澈又愚蠢的眼神,李剑垚也没了多相处的念头。 自己什么德性自己清楚,有点事做就挺好,闲出屁来别人容易遭殃。 比如夜色中奶茶邦又多了些武器弹药,巴铁的沙漠里也长出来了点,东西两线,阿三很忙。 不折腾不行啊,阿三跟孔乙己没啥区别,压力稍微少一点就琢磨着把大西北划入版图。 反正武器弹药都是他们的,用来打他们也不算是浪费。 凌灵他们不知道今天来贺寿的人都代表什么,但看着气质都不凡,问李剑垚这些人都是谁。 李剑垚一一解答,不少都是不让播的人物。 “老爷子的故事我之前说过的,影响力很大的,只是没赶上好时候。 你们看年岁大的都是垂垂老矣的的老家伙了,他们就是怀念怀念过去。 如果敞开了说老爷子要过寿,家里坐不下那么多人。 光是徒子徒孙就多得很,除了京大,老爷子之前在东吴大学也有任教,整个学界的中坚力量有很多人的,都像师父那么大年纪的。 东吴大学战争年代辗转姑苏和申城,52年法学院并入了华东政法,会计系并入了申城财经,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