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论到缺德带冒烟,终究还得是善长先生(1 / 2)

李善长不自觉地避开了刘伯温的眼光。

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自己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了吧?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老夫这不也是为了咱们俩好?

毕竟老夫又不是只卖你一个刘伯温!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继续对朱皇帝说道:“上位,除了御史台衙门之外,臣以为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人手,一定要好生利用起来。”

朱皇帝愣了愣神,问道:“谁?”

听李善长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咱老朱放着两个重要而且好用的人手没有利用起来。

问题是淮西的老兄弟们,还有自家那些义子,现在全被朱标那个混账东西弄去带兵,京城里就留了一个克虏伯。

浙东的那些穷酸要么在御史台衙门,要么在诸部、寺、监、院里面当牛做马,也没有什么人手可供抽调。

即便是二代勋贵,还有这两年的恩科进士,也都早早的安排好了去向。

咱怎么可能还放着两个重要而且好用的人手不去用?

正当朱皇帝暗自琢磨时,李善长却是捋着胡须笑了笑,吐出来两个朱皇帝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的名字。

“孔希学。”

“孔希路。”

“还有孔希仁、孔希义、孔希礼、孔希智。”

一大串的人名从李善长的嘴里说出。

朱皇帝和刘伯温则是彻底傻眼。

李善长这老匹夫,是准备将南孔和北孔全都拿来当苦力?

不对。

这老匹夫根本不是要拿南孔和北孔的人当苦力,而是准备把南孔和北孔全都推到风口浪尖,让衍圣公家族去顶雷!

李善长继续说道:“上位,衍圣公一脉传承千年,乃天下儒生之表率。”

嗯?

朱皇帝和刘伯温都怔怔地看着李善长——衍圣公是儒生的表率?

表率谁来都投降然后受封衍圣公?

还是表率同时存在三家衍圣公的奇景?

又或者是表率如何数典忘祖?

李善长这老匹夫,现在真是睁着眼说瞎话都不脸红了!

朱皇帝和刘伯温在心底疯狂吐槽,李善长又继续说道:“当今之官宦乡绅,皆出自儒家。”

“儒生做官之后贪腐成性,乡绅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实则是败坏礼教名声之妄举。”

“由衍圣公一系担任巡察使,监察天下百官贪腐、士绅欺凌百姓等乱象,乃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义。”

“望上位三思。”

刘伯温眼珠子一转,当即便向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臣附议。”

御史台衙门倒霉算什么?

有更倒霉的衍圣公一脉顶在前面,就算御史台衙门倒霉,老夫也心甘情愿!

朱皇帝却是有些迟疑。

让衍圣公顶雷倒是没问题。

问题是北宗那边刚修完《洪武大字典》和《洪武正韵》等书,现在正死磕《农书》和《工书》,南宗那边更是一直在跟《洪武大典》较劲。

按照孔希学和孔希路他们上报的进度来看,没个十年八年都很难有个结果。

要是这时候把南孔和北孔都调去顶雷,这修书的事儿该怎么办?

眼看着朱皇帝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李善长只是略一斟酌,便继续说道:“上位,巡察使并不需要孔希学和孔希路亲自带队。”

“修书之事,也是可以用衍圣公一脉而不能尽用衍圣公一脉。”

“从南、北孔两宗调人,到驸马爷手下听用,实在是两全甚至三全其美之策。”

朱皇帝眨了眨眼睛。

论到缺德带冒烟,终究还得是善长先生啊。

第一个好处是让孔家去顶雷,让衍圣公去得罪官员、乡绅和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