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丹心客亮相(1 / 3)

几日后,宫中大宴,庆贺平定浙西之功。

除了武将,李素、颜防、辛秘等几位州刺史也被特赐紫袍金鱼袋,位列前席,风光无限。

刘绰、刘谦和顾若兰因为舆论造势助力了平叛也在受邀之列。

考虑到还要以丹心客的身份为杜秋娘画像,她比平日赴宫宴到的早了一些。

不曾想,尚未入殿,就被一名身着女史服饰的宫女拦住了去路:“郡主,贵妃娘娘有请,请您移步蓬莱殿叙话。”

刘绰心中微凛,来了。

该来的总会来。

她面上不动声色,微笑着对引路的女史点了点头:“有劳带路。”

蓬莱殿内,陈设华美,熏香馥郁。

郭贵妃端坐主位,身着雍容华贵的宫装,眉宇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仪。

“臣刘绰,参见贵妃娘娘。”刘绰依礼参拜。

“郡主快快请起。”郭贵妃笑容温婉,亲自虚扶了一下,“赐座。若不是圣人设宴,平日里哪能逮住你这个大忙人!说起来,刘卿也是东宫出身,可咱们似乎从没单独说过话吧?”

“娘娘厚爱,绰不敢当。”刘绰谦逊道,在下首的绣墩上坐下,姿态恭谨。

宫人奉上香茗,郭贵妃挥退了左右,殿内只剩下心腹宫女在远处侍立。

“郡主近日那篇《念崔、成二君文》,真是振聋发聩,连本宫读之,亦深感震撼。”郭贵妃轻抿一口茶,似是不经意地开启话题,“郡主心怀天下,心系黎庶,实乃女中典范。”

“娘娘谬赞,臣妇愧不敢当。不过是见贤思齐,发乎于心罢了。”刘绰应对得滴水不漏。

郭贵妃笑了笑,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刘绰身上,带着审视:“郡主是聪明人,本宫也就不绕弯子了。如今朝局初定,但东宫虚位,终究非社稷之福。

圣人子嗣之中,论嫡论长,各有其人。不知郡主……如何看待这立储之事?”

果然是为了这个。

刘绰心中明了,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娘娘,立储乃国之根本,自有陛下圣心独断,臣人微言轻,岂敢妄议?”

“郡主过谦了。”郭贵妃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蛊惑,“你深受陛下信重,李家、刘家皆是朝廷股肱。何况,细究起来,你四嫂乃我祈国公府义女,咱们也算姻亲。

郡主若能……在圣人面前为宥儿(郭贵妃所生之子,行三)美言几句,他日宥儿若得继大统,必不忘郡主今日之情。届时,郡主之志,何愁不能舒展?李、刘两家,亦将富贵绵长。”

这是赤裸裸的拉拢和许诺了。

刘绰心中冷笑,支持李宥?

且不说李宁是她看着长大、悉心照顾过的孩子,情分非同一般。

单从政治投资的角度看,贸然卷入夺嫡之争,尤其是旗帜鲜明地支持非长子,风险何其之大?

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她放下茶盏,站起身,对着郭贵妃深深一礼,语气却异常坚定:“娘娘厚爱,臣感激不尽。然绰身为臣子,只知恪尽职守,报效陛下。立储之事,关乎国本,非臣所能置喙。

至于将来……无论哪位殿下承继大统,臣与李家、刘家,皆当尽忠职守,为国效力,此乃臣子本分,不敢有丝毫他想。”

郭贵妃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下去。她没想到刘绰拒绝得如此干脆,丝毫不给她这位贵妃面子。

“本宫的宥儿虽比邓王小了两岁,却也已是遂王。他的背后是整个郭家,郡主眼里当真只有那个李宁?”

殿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

刘绰却仿若未觉,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只是腰杆挺得笔直。

“贵妃娘娘说的哪里话?臣是东宫掌食出身,东宫里的小殿下们都吃过臣做的饭。虽没上过几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