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年冬天(1 / 3)

奔腾年代 孤独查理 3203 字 1个月前

有的时候,上面的政策还没出来下面的人就知道了,这个信息传播的原理我前面稍微说过一点,从上往下传播是挡不住的,从下往上传播比较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总之,老侯火烧火燎把我弄到黄骅港还没俩个月,政策就下来了,他精准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华北地区推行了彻底的煤改气、电的政策,除了特殊单位所有烧煤的锅炉都得换,一时间搞得鸡飞狗跳——

所有政策都是,开始执行的时候是比较乱的,因为一般情况下领导没那个功夫盯执行,下面的人为了出成绩做事情的时候难免略微有点粗暴,比如烧气的锅炉还没安上就把烧煤的砸了,搞得别人大冬天的在那里点电暖气或者小太阳取暖——这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起码烧几个月电也还烧得起,这事倒回几十年前是要大批量地冻死人的,所以这也是文明的进步,起码老百姓是有弹性得多了——上网抱怨几句难免,但是起码你还活着不是么,冻得你小子手都伸不出来你还打个屁字——这个事最离谱的地方就是,居然有东北人跟着疯子杨黄土,也去砸煤锅炉——有东北网友那一年无奈表示因为供暖换了气锅炉,三天五头没气烧不热,取暖还得靠自己想办法,比如小太阳电热毯或者自己弄个炉子烧煤球一类——这就有点过了,一是东北当年没要求你换锅炉,因为东北和华北是俩个气候系统,影响有限,再一个,东北取暖需求太迫切太要紧了,我怀疑真全部换成气锅炉室温根本上不来——这就是闲的没事干想展示一下存在感,让你换了吗你就换,真是瞎折腾...

但是,因为我是相关从业人员,大体情况我还是知道的,那种非常大的锅炉和发电机整套的机组其实那年冬天动工的很少,因为这玩意必须接入国家电网和国家气网你才有可能被允许动工,需要并网,所以那年冬天大规模换掉的都是一些居民部门的小锅炉——换言之是跟老百姓比较切身相关的,所以有一些不太好听的声音出来——这玩意吧,从成本上它就不可能达到像煤一样的效果,一吨煤二百,一吨天然气一万,就这个价格对比你拿多少发热量都找不回来不是吗?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所有小型锅炉都取缔掉,换成电锅炉,然后接入国家电网,用大型发电厂的电来给居民取暖——事实上也就乱了那一冬天,第二年基本上就是这个原理了,很多老破小的锅炉都取缔了,改成电锅炉取暖,这样反而节省成本。另外一个反直觉的事情是,现在的科技进步得太快了,压根也不是你想的那种大型发电厂用煤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什么的,现在的电厂连二氧化碳都舍不得排,都要用设备回收制成各种化工原料,给烧煤的电厂留下的污染空间已经不多了...

但是,我说了,但凡上面一个政策下来下面的各种操作都要变形的,那年冬天外面的市场非常乱,能把烧电和烧气的锅炉、发电机组都卖断货,所有企业都在疯狂地执行政策,就跟生怕赶不上这口热屎似的,气得我肚子疼——因为相较于苦逼地在港口给侯总接气发气我跟徐总做点这个煤改气生意它不香吗?又不用干活,拉拉皮条钱就到手了,而且还安全,起码不用守着那些天然气烟都不敢抽——其实,现在的安全条件,你拿土炸弹去炸那些储气的大型气罐你都炸不开,全部都是抗压抗爆的材料,我怀疑需要一些穿甲导弹这类的玩意才打得穿,但是架不住人家就这么要求的,而且你自己心里也膈应啊——你在气罐旁边抽烟,不是傻比还能是什么?所以...

查理心里苦啊...那年冬天天然气的需求量飙升到一个离谱的程度,别人跟老侯要气都得提前跟他打招呼打钱,还不一定有——五千吨那就是五千万了,每个月老侯起码过手一个亿的纸面现金,以及起码十个点的私下好处,我呢,我特娘的每天喝得跟个傻比差不多,每个月搞五万块钱都费劲——我都不如回去欺负红孩儿那些合伙人,每天掐着他们脖子吓唬他们,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