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剩下的那些,有一个算一个那时候都是风控经理的一句话。在我办信用卡的后期,有一次在某行同时申请了俩张卡,一张是日常的信用卡,另外一张是大额的乐惠金(其实就是贷款卡,用法和利息和信用卡不太一样),当时那个银行给我批下来的额度是信用卡三万乐惠金十五万,我一看这个数字就不乐意了——当我要饭的呢,拿这屁一点额度打发我,得得得,改天我就去注销了。当时帮我办这张卡的人是小赵那个傻比朋友,他是要收我十个点手续费拿去和银行内部的人分的,我注销了他这个手续费肯定是泡汤了,所以急了眼赶快操作,那时候我已经收到了银行短信说额度这么多,连夜找了个什么风控部的经理给写了个啥材料交上去做了一下背书,第二天额度就变成了信用卡十万乐惠金五十万,我勉勉强强也就拿着了,第二天晚上他们聊了那个帮忙的经理出来我们还一起吃了个饭,当然,十个点的手续费还是要拿给他们去分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所以虽然我挺讨厌银行,但是说实话,急眼了你能从银行拿出来的往往是普通人能借到的利息最低、额度最大的钱,虽然银行也不是什么好人,都是低息收起来高息放出去,说白了就是投机倒把,解放初期搞这种生意的人是要拉出去吃枪子儿的,这些年他们还火起来我是没想到的,大概是时代进步了吧。但是当你突然债务被凿穿需要用钱的时候,正儿八经能借给你的人他们也没有,而你能借到的往往比较容易是银行——我那时候也可以用那俩套房子去做抵押跟银行借点钱,但是我有俩个顾虑,一个是如果我这么做了以前那些信用卡可能都得信用击穿出现降额、停用,二一个是所有的贷款都有资金使用成本,我以贷养贷那就是西瓜皮擦屁股,以前傻的时候不觉得,后面越用越觉得正儿八经属于是挣点钱全给银行打了利息——我自己回去北京以后算了算账,这四百万银行的钱这些年用下来本身的利息起码也得有一百多万,怪不得我总是吃喝玩乐的钱不差,一说做什么项目一概都是空手套白狼,请别人吃饭可以,拿点钱进去入个股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是说,我被别人一念紧箍咒立刻发现自己非常穷,极度穷——其他的不说,如果我手上有个三五百万,说实话我可以自己做主立刻投入红孩儿的公司,那我就可以做他们的亲爷爷,亲自去抓公司的业务,而不是现在,只能做个亲爹,勉强给他们几个嘴巴的样子——总经理和董事长是有区别的,我搞了一顿事业自己一次董事长没做(我自己手上那些公司,满打满算每年进出百十万的,我觉得这不是董事长——你开个煎饼摊子你算哪门子董事长不是吗?),净给别人做总经理了,我在被人当枪使啊...为什么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穷...
所以你就能发现有钱人做事情的方式,龙猫,她自己就可以投资红孩儿的公司,她经常跟我打听这个公司的各种内幕,对里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但是她不做,催促我去做,而且帮我找来施老板这个大金主投钱——我怀疑她打心眼里就不相信这个项目能做成功,倒不是不相信项目本身,以她的专业知识她看一眼数据就知道怎么回事,而且不相信做项目的人——用一句流行语来讲,四九城不允许有这么牛批的草根八零后创业成功,这不符合物竞天择的叙事逻辑——不得不说,看人真准...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错觉,就是有钱人好像就比穷人有见识、有眼光、有能力、有气魄,这个话会不会应该这么表达呢?她的见识、眼光、能力和气魄都是来自于出生时的站位和高度,天生的他就比你懂得多,他就更明白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龙猫从小就知道她的血液里流动的东西就注定她比一般人高人一等,而这玩意我得三十几岁通过她的嘴巴说出来一些音节才能知道,我当然就比她差劲得多,因为我努力三十几年才能跟她站到一个高度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