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主持工作(2 / 4)

百分之百。

可以想象,应该没有人敢在常委会上公然与他们两人唱反调。

由于目前处于集中休假期间,工作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繁忙,徐海峰经常会把柳江河叫到办公室里闲聊。

今天,柳江河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询问道:“书记,现在考察公示都已经结束了,就等着下一次常委会了。您现在真的还不知道会被派往哪个县区吗?”

要知道,现在五个县区的县区长职位都没有空缺。

既然现在考察的是他作为县区长的人选,那就意味着肯定会有某个县区的领导要进行调整了。

这里面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比如某个县区的书记可能会得到提拔,或者调回市级部门担任一把手。

又或者是有县区长要调任去担任书记,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有相应的职位空缺出来。

然而,这种可能性实际上微乎其微。毕竟,目前五个县区的书记都尚未接受考察,这就表明他们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变动。

如此一来,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一种了——有县区长将会被调任至市级部门担任一把手,而徐海峰则会被调往该县区填补空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每个县区都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柳江河之所以会如此发问,原因在于在这种人事调整之前,市委组织部或者相关的市领导通常会提前与徐海峰进行谈话。

这一次,关于市级部门和各个县区的人事变动,小道消息在全市范围内四处传播,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这些人就是市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一般。

柳江河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询问,但他确实对徐海峰将会被调往哪个县区一无所知。

他心中的好奇心愈发强烈,实在按捺不住想要提前知晓这个消息。

徐海峰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如果我告诉你市领导根本没有找我谈过话,你肯定不会相信吧?但事实上前段时间熊书记确实找我谈过话。”

他顿了顿,接着说:“不过呢,在谈话过程中,他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会被分配到哪个县区,只是说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毕竟县区和团市委的工作完全不同。”

徐海峰皱起眉头,显得有些苦恼,“我也私下里问过晓玲常委,但她也表示并不知情,还让我自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领导们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真的让我很头疼啊!”

说到这里,徐海峰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也没有去组织部打听这件事,毕竟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我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且,就算我去打听,也不一定能得到确切的消息。现在的市委组织部可不像以前那样,还没上常委会就有消息传出来了。”

如今,在廖先波和熊国兵的严厉要求之下,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们被要求绝对不能泄露任何一丝一毫的消息。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如果有人胆敢违反规定,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直接被打入冷宫,从此再无出头之日。

一开始,有些人并不相信这一规定的严肃性,甚至还抱有侥幸心理。

然而,在一次干部提拔的过程中,有一个负责干部考察的干部竟然真的泄露了消息。

结果可想而知,他很快就被查了出来,并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党内警告处分,同时被免去了领导职务,还被调离了市委组织部。

自从熊国兵来到这里之后,他对干部人事工作的掌控力度明显加强了,保密要求更是比以前严格了数倍之多。

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在这样的问题上掉以轻心、开玩笑了。

柳江河心里也没底,他不知道徐海峰是否真的了解情况,也不确定徐海峰所说的是否属实。

无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