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春节前,事情特别多,各种总结报告,各种会议,还有一些必要的应酬慰问等等这些事情,让所有的干部都变得忙碌起来。
但是,再忙,事情再多,也没有领导的最新指示重要。
秘书周彤和司机亲自到机场接的孙国华,汽车一驶出金陵城机场,孙国华便拿出手机拨通了省长刘振龙的电话,语气带着长途奔波后的一丝沙哑,却难掩干练:“振龙同志,我刚回来,直接去你办公室碰个头?”
电话那头传来刘振龙沉稳的回应:“刚看了航班信息,正等您呢。我让办公室备了茶,咱们先把两件要紧事捋一捋。”
半小时后,省政府办公楼三楼的省长办公室里,青瓷茶杯冒着热气。
刘省长听闻孙书记即将到来,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早早地便和省政府秘书长来到楼下,亲自迎接孙书记的到来。
要知道,省委书记作为省内的一把手,其地位和权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孙书记能够亲自来到刘省长这里谈工作,这无疑是给了刘省长极大的面子。
这种待遇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这充分显示了孙书记对刘省长工作的重视和认可。
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不仅会让刘省长在省内的威望大大提升,还会让其他官员对他更加敬重。
毕竟,能够得到省委书记如此高规格的接见,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孙国华刚坐下,便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件,推到刘振龙面前:“这是领导今早刚作出的指示,核心是强调上半年要重点抓民生工程落地,特别是苏北的农田水利和棚户区改造,不能再拖了。”
刘振龙拿起文件仔细翻看,眉头微蹙:“我也收到了相关通报,这两块确实是短板。上个月去徐城调研,还听到群众反映安置房交付延期的问题。看来得借着这次学习指示的机会,好好敲打一下相关部门。”
“不止这些。”孙国华身体微微前倾,“这次回京,我还跟组织部的同志沟通过,咱们省级班子调整方案,上面基本认可了。尤其是关于史文峰同志的调整建议,领导已经同意,我尽快和他认真谈一次话,争取他的理解。”
刘振龙点头表示同意,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我这边马上出方案,而后先请您看看。不过人事调整得跟落实领导指示结合起来,最好开一次省委常委会议,把两件事一并部署下去。”
“我也是这个意思。”孙国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你看明天或者后天就开,让省委办尽快发通知,把领导指示文件和人事调整方案提前印发给各位常委,会上先学习指示精神,再讨论人事安排,争取一天内把这两件事定下来。”
刘振龙抬腕看了看表:“行,我马上落实。我这就让秘书跟省委办对接,确保会议材料下午就能送到各位常委手上。另外,会上得重点强调一下,民生工程要倒排工期,人事调整后新班子要尽快拿出具体举措,不能只是开会走过场。”
孙国华放下茶杯,语气郑重:“没错,咱们得让常委们都明白,这不是普通的工作会议,是要拿出真招实策的。等会议定了,我再给几个老同志打个电话,提前通个气,确保会上能顺利通过。”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默契。有些话不用说的太多,太透,大致意思统一思想即可,毕竟孙国华是一把手,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主动跟二把手商议来商议去的,那成什么事情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场关乎苏东省发展走向的对话,就这样在简洁的对话中敲定了下来。
省长秘书室里,省委一号秘书正与省政府一号秘书聊得火热,快过年了,两位秘书决定,最近找个时间,聚一聚……
上级很快下发文件,对苏东省委班子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史文峰同志,根据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