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一场蹴鞠背后的权力预演(2 / 2)

因为他的弟弟年纪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小。力量上感觉并不匹配。可惜,扶苏没有一次能拗过嬴骜,哪怕是这次。所以,当作为秦王长子的扶苏亲自叫停比赛,并为自己的弟弟清出位置时,规则就已经被重新定义了。

嬴骜大步进场,接过递来的皮球。重量很熟悉,触感却异常陌生。这不是平日练习用的软球,而是实战规格的重球。这意味着此前场上所有的对抗,都是动真格的较量。

哨声再次响起。

他第一次触球便选择了强力抽射。他是年纪小,但是别忘了,他的武课老师,是大秦武将柱石的王翦老将军。

嬴骜踢出的球虽然偏出右柱,但巨大的冲击力让对面门将不由自主后退了半步。掌声适时响起,但他能敏锐地感受到,其中夹杂着明显的评估意味——他们分明是在测试我得能力。

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嬴骜逐渐找到了比赛节奏。他不再只是简单模仿兄长们的打法,而是开始寻找空档、制造错位。一次漂亮的转身摆脱、连贯的带球突破、逼真的假晃真射,最终将球精准送入死角。

进球有效。

欢呼声瞬间爆发,兄弟们一拥而上将他高高抬起。

而另一方人马,表面看是热烈的庆祝,实则是隐秘的确认——在身体接触的瞬间,其中一个人有节奏地手掌拍了三下,力度轻重有序。这是旧时军中传递暗号的手势,专门用于标记"可用之人"。

比赛结束得异常突然。没有总结陈词,没有胜负排名,众人散去时井然有序,仿佛一切都早有预案。那位神秘公子离开前,最后深深地看了嬴骜一眼。那不是审视的目光,也不是认可的眼神,而是一种登记在册般的确认。

事后查证,那三人既非注册在案的伴读,亦不在太学名册之内。他们的身份记录止于三年前的一次边地贡生选拔,此后再无任何踪迹可循。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场蹴鞠从来就不是为了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