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放平的高射炮放平,兰芳复国军第一师成立(2 / 2)

临机决断权。

效率,被放在了第一位。

一车车“嫌疑人”被拉走,这个曾经被“星月复国会”渗透控制的村落,顷刻间变得空旷而死寂。

只有烧焦的房屋废墟和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与硝烟味,诉说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报告司令部,目标A区已肃清,正在向下一个目标区域移动。” 指挥官对着无线电报告,语气平静的仿佛刚刚完成了一次日常训练。

“犁庭扫穴”行动在马来半岛北部多个区域同时展开。

国家宪兵部队以绝对的力量和毫不留情的铁腕,高效地碾碎着各类土人反抗组织的网络。

由于缺乏武器,这些组织多数人手中只有少量藏起来的猎枪和鬼子遗留的轻武器,抵抗程度并不激烈。

很快,这些各地最‘刺头’,最有反心的家伙们就被清剿一空,并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

张弛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任何试图分裂南洋、破坏稳定的人,都将被毫不犹豫地彻底铲除,绝无姑息。

铁与血,才是维护南洋统一和秩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语言。

而这时候,约翰人试图派来渗透的特工,和装载着武器的货轮,才刚从本土出发……

-----

在进行“犁庭扫穴”行动的同时,张弛也没忘记关于兰芳复国军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3月16日,晨雾尚未散尽。

南洋海军陆战队第二旅的登陆艇,就冲破婆罗洲西海岸山口洋一带平缓的海浪,碾上金色的沙滩。

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并未发生。

驻扎于此的鬼子一个大队,似乎早已接到命令,仅在滩头阵地象征性地留下几枚地雷和零星冷枪,主力便毫不犹豫地放弃海岸线,向着北方植被茂密、地形复杂的内陆山区快速转进。

他们的意图显而易见。

自知兵力捉襟见肘,绝不与装备精良、火力占绝对优势的南洋军进行正面决战。

而是化整为零,企图利用广袤的热带雨林打游击,拖延时间,等待那虚无缥缈的转机。

南洋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警惕地展开队形,占领滩头,建立防线,整个过程顺利得令人意外。

3月18日,山口洋市中心。

一面红底黄日、中书“兰芳”二字的古老旗帜,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被缓缓升起,迎风猎猎作响。

兰芳复国军第一师正式宣布成立。

站在旗帜下的,是一位名叫宗良吉的中年男子,此前只是当地一所华人小学里默默无闻的教师,面容儒雅,甚至带着几分书卷气。

然而,当他以沉稳有力的声音,宣读《兰芳复国宣言》,呼吁海外华人子孙共襄盛举、恢复故国时,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无人知晓,这位“宗老师”实则是中央情报司的一位合成人干员,其容貌与那位真正的、已于战乱中病逝的宗老师有八九分相似,却拥有着绝对可靠的忠诚。

宣言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长期受压迫、渴望改变命运的婆罗洲华人青年群情激昂,纷纷涌向征兵点。

短短数日,兰芳复国军第一师的兵力便迅速膨胀至五千余人,且士气高昂,人人眼神中都透露着翻身当家做主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