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瓦岗寨起义:群雄并起,声势浩大(2 / 4)

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逐鹿中原:瓦岗军的辉煌征程

大业十三年,李密、翟让率领精兵7000人,对洛口仓展开奇袭。洛口仓作为隋朝的重要粮仓,储存着海量的粮食,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瓦岗军经过周密策划,出阳城,越过方山,从罗口迅速发起攻击,一举成功攻克洛口仓。攻克洛口仓后,瓦岗军立即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无数饥饿的百姓纷纷前来领取粮食,他们对瓦岗军感恩戴德,瓦岗军也因此赢得了民心。大量贫苦农民为了报答瓦岗军的恩情,踊跃加入到起义军中来,队伍规模迅速壮大至数十万人。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李密被拥戴为魏公,建立了行军元帅府,改元永平,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这一举措标志着瓦岗军从一支单纯的农民起义军,成功蜕变成为一个具有明确政治目标的军事集团。随后,瓦岗军又相继攻克回洛仓与黎阳仓,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势力范围,牢牢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此时的瓦岗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隋朝统治的心腹大患。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在瓦岗军蒸蒸日上的背后,内部危机也在悄然滋生。随着李密威望的不断提高,翟让出于大局考虑,主动将领导权让给李密。这一举动本是为了瓦岗军的长远发展,但翟让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目光短浅,劝翟让夺回领导权。他们的言论使得李密与翟让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一场内部斗争如暴风雨般即将来临。

617 年十一月,李密借庆贺石子河战役胜利之机,设宴邀请翟让。在宴会上,李密精心布置,设计杀害了翟让。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瓦岗军内部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和不满。许多部将对李密的行为感到寒心,他们对李密逐渐离心离德。瓦岗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受到严重削弱,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四、盛极而衰:瓦岗军的悲壮落幕

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后,率兵十万欲争夺中原。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在童山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双方在战场上短兵相接,喊杀声震天,死伤惨重。李密在战斗中不幸中箭落马,险些丧命。虽最终瓦岗军艰难击败了宇文化及,但自身也元气大伤,实力受到极大损耗。

童山大战结束后,王世充敏锐地察觉到李密大战后疲惫不堪的弱点,趁机向瓦岗军发动突然进攻。此时的李密,刚愎自用,不听魏徵的建议,盲目应战。在北邙之战中,王世充设下重重伏兵,瓦岗军陷入了重重包围。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瓦岗军全线崩溃。裴仁基、程咬金、秦叔宝等众多将领被俘或投降。李密率残兵两万西投李渊,曾经威震天下的瓦岗寨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令人扼腕叹息。

五、经典对决: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

大业十二年,瓦岗军发展壮大,严重威胁到隋朝统治,隋炀帝派张须陀前往镇压。李密利用张须陀骄狂轻敌的心理,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部署翟让正面迎战诱敌,自己则率精兵千余埋伏在大海寺北密林中。战斗打响后,翟让按照计划与张须陀展开激战。张须陀见翟让兵力不多,便指挥隋军全力进攻。翟让佯装不敌,向后撤退。张须陀不知是计,率军紧追不舍。当隋军进入李密的埋伏圈后,李密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将隋军包围。隋军顿时陷入混乱,张须陀虽奋力抵抗,但最终无法突围,被瓦岗军斩杀。大海寺之战的胜利,为瓦岗军夺取粮仓、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密经过对东都洛阳局势的深入分析,建议翟让攻打洛口仓,并派裴叔方侦察城内实况。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李密、翟让率领7000精兵,出阳城,越过方山,从罗口袭击洛口仓。由于瓦岗军行动迅速,隋军毫无防备,瓦岗军一举成功攻克洛口仓。随后,瓦岗军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洛口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