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赤贫、无地无产的流民!(2 / 3)

离石游记 半边人 3137 字 1个月前

知,只有让这些流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才能真正让他们成为工厂的合格劳动力,还能晋级成大秦帝国忠实的拥护者。

为了让流民们更好地融入工厂的生活,内务府还在工厂内部设立了各种福利设施。

有专门的食堂,为工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饭菜;有简陋但实用的医疗室,为生病受伤的工人提供及时的治疗。

同时,内务府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工人们的精神生活,像是跳绳比赛,增强个体流民的体力,拔河比赛,增强流民在新集体中的集体意识,增强新集体的团体竞争和团体对抗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普及教育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工厂里开设了简易的学堂,利用工人的休息时间,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算术。

通过教育,流民们逐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他们不再是被社会遗忘在角落的垃圾,而是成为了大秦工业化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被人看不起的流民,在工厂里逐渐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大秦的商业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让那些曾经嘲笑他们的世家门阀们刮目相看。

在大秦王朝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内务府承接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开展管理培训,旨在将那些原本游手好闲、以偷抢为生的流民,改造成守规矩、能干活的工人。

这一计划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困难,可谓举步维艰。

这些流民长期以来过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赤贫生活,偷抢便是他们的生存之道。突然让他们接受有规律、守纪律的生活,无疑是让鱼儿离开水,鸟儿折断翅膀,烈马拴上缰绳,这让流民刚开始根本无法适应。

管理培训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场面混乱不堪。流民对按时起床、按点工作的要求嗤之以鼻,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打架斗殴,对培训制度充满了抵触情绪。

课堂上,有人公然打瞌睡,有人大声喧哗,完全不把教官的话放在眼里。

内务府深知,要想让这些流民真正转变,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

于是,他们决定以军规来管理这个特殊的“厂子”。一旦有人违反规定,便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立刻收到成效。

那些带头闹事的流民刺头,仗着人多势众,根本不把军规放在眼里。他们煽动其他流民一起反抗,使得培训工作陷入了僵局。

内务府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将带头闹事的流民刺头流放到遥远的赢州。赢州地处海外,生存环境恶劣,岛上尽是些个子矮小的秃头野人,是许多罪犯的流放之地。

内务府本以为这一严厉的惩罚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其他流民有所畏惧。然而,事与愿违,流放的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剩下的流民依然我行我素,培训工作依旧进展缓慢。

面对这种情况,内务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们意识到,这些流民已经习惯了暴力和混乱,普通的惩罚手段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于是,他们决定向秦皇请示,采取更为极端的措施。在得到秦皇的特批后,内务府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残酷的决定——当众杀光所有带头闹事的流民。

那是一个阴沉的日子,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悲剧。内务府将所有流民聚集在一起,在众人的注视下,那些带头闹事的流民被押上了刑场。

随着刽子手的刀起刀落,鲜血溅满了白色摄魂旗。现场一片死寂,所有的流民都被这血腥的场面震惊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残酷的场景,内心充满了恐惧。

这一场血腥的杀戮,终于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