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我并不清楚,我平素不在咸阳。 只知在我出发前,听闻蒙恬正在集结黄金火骑兵,至于去向,则不得而知。” 杨端和闻言点头,感激地说:“辛苦你了,你先在此歇息几日,明日我再去妥善安排。” 十日后*南阳。 在一望无垠的秦军大营深处。 秦军将领匆匆闯入雄伟的帅帐,急声道:“将军,蒙恬将军率领着黄金火骑兵,已至营外。” 内史腾闻言,面露好奇之色:“蒙恬?莫非是蒙武将军之子?他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话音未落,蒙恬已步入帅帐,环视四周,见内史腾与众将领皆在,便沉稳开口: “诸位皆在,甚好。 内史腾将军,王上已下令,命你即刻统率大军,渡过黄河,突袭新郑,誓要一举荡平韩国。” 内史腾闻言,眉头微皱,疑惑道: “此言当真?王上近年之心思,皆在赵国之上,怎会突然转攻韩国?” 蒙恬轻轻摇头,神色凝重:“吾亦不解,接获此令,吾亦惊愕不已,但此乃王命,不容置疑。” 内史腾沉吟片刻,又问:“可有王上的旨意?” 蒙恬从怀中取出黑龙卷轴。 内史腾双手接过,缓缓展开,仔细审视后,点头道:“确是王命无疑。” 言罢,内史腾收起旨意,目光转向蒙恬: “蒙将军此行,可是要助我攻韩?” 蒙恬微微摇头,低声道: “王上另有旨意于吾。 不过,有一事,吾欲与将军私下相商。” 说罢,二人步出帅帐。 蒙恬目光凝重,低声道:“攻取新郑后,望将军莫要伤及韩相张开地之家人。” 内史腾闻言,心中一动,问:“此亦王命乎?” 蒙恬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在内史腾耳边轻语:“此乃长公子殿下之意。 将军可知该如何行事?” 内史腾闻言,肃然答道: “末将明白,定不负长公子所托。” 韩国*新郑。 在韩王宫内。 韩王安焦急地踱步,神情紧张。 此时,太子韩奂和丞相张开地、将领宁滕步入大殿,韩王安一见他们,立刻急切地问道: “刚刚杂家与墨家传来消息,称秦国似有对我韩国动手之意,你们认为呢?” 太子韩奂闻言,眉头微皱,自信满满地说道:“父王,儿臣以为此乃误传。 秦国这些年一直在攻打赵国,怎会突然转而攻我们?且其大军尽在黄河以北,有何可惧?” 丞相张开地闻言,面露忧色,拱手道: “大王,臣以为还是小心为上,不妨向魏国、赵国求援,或许尚能来得及。” 韩奂冷笑一声,反驳道: “父王,我韩国有近二十万大军,何惧秦国? 且其主力远在黄河以北,鞭长莫及。 至于丞相张开地,其子张良三年前已逃往齐国,此人目的可疑,不可轻信。” 张开地面色一变,欲言又止。 韩奂却不顾其反应,继续说道:“父王,您若不放心,可让宁滕将军死守四门。 若真听信丞相之言,而秦国并未发兵,那我韩国岂不颜面扫地,怎么说也是七国之一。” 韩王安闻言,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说道: “好吧,太子,此事便交由你去安排。 切记,这些日子紧闭城门,同时安抚百姓,莫让他们心生恐慌。” 韩奂得意地瞟了张开地一眼,躬身回道: “请父王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