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影行礼,异口同声道:“臣妾、民女恭送王爷。”
益州边陲之地,狂风呼啸,风卷云涌。
营帐里,呼延帆与乌译对坐桌前。
桌上亮着一盏明晃晃的蜡烛,被风一吹,忽明忽暗。
乌译对呼延帆提议道:“主上,如今虞朝已经大乱,兄弟们这些年在虞朝皇帝的欺压下,受尽了委屈,咱们不如趁此机会,反了吧?”
寄人篱下,受人管制的日子就像拔了牙的老虎进了笼子,没了自由,确实很难受,可呼延枫和他的十万铁骑都中了千机,若此时造反,身上的毒该如何是好?
呼延帆向乌译说出了心里的担忧,乌译闻言解释道:“主上,此次若能造反成功,活捉了虞国的皇帝,难道还怕虞国皇帝不把解药拿出来吗?”
呼延枫觉得乌译的话言之有理,便想着这窝囊的日子也是时候该结束了。
当年,他是因为走投无路才投奔了虞国,又因为要活命才不得已答应虞国皇帝给他们做披甲奴,驻守边境。
披甲奴在虞国是最为卑贱的存在,可呼延枫他好歹也是匈奴王的儿子,他有着高贵的血统,又怎甘心一直屈居人下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呼延枫心下一横,他一拍桌子,霸气十足,“好,那就反了。你命兄弟们收拾收拾,咱们先将益州打下来,为己所用。”
乌译对呼延帆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去。
翌日,蜀都喧闹的大街上,人人都在议论着朱湘回国一事。
一个站在街边摆摊的小贩对一旁的同行小声低语道:“听说了吗?当年从南国去和亲的公主重回南国了。”
“听说了听说了,她为了南古两国的和平,不惜一人前往南国。她在古月受尽了折磨委屈,今朝回国,朝廷不得好好的嘉奖她一番啊?”
一个卖菜的阿婆接话道:“老身可听说啊,她为了保住南国的万千子民,在古月被万人凌辱,如今她还能坚强的活下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日后的命必不平凡呐!”
“哎哟!阿娘,听你这么说,那我们真的是要感谢她呀!若不是她用自己换得南国百姓的安宁,我们哪能过这么太平的日子啊!”
“就是啊,若不是她牺牲自己,南国早就成为战乱之国了。”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这民间的言论很快就疯传到了宫里。
百姓们都在感谢这位用自己为南国挣来和平的公主——朱湘。
而在太傅府内,大堂上,明征高坐上位。
他面前站的是辛舜辞。
辛舜辞对明征行了一礼,“太傅,当年我能入朝为官,全靠太傅提拔点播,我才能在朝堂上走的长远。我其实,应该唤您一声恩师的。若不是您,就没有后来功成名就的辛舜辞。”
明征应道:“你实在太客气了。辛舜辞,当年,我看你聪慧伶俐,所以才有心想拉你一把,但说到底,我拉你一把,也只是在为陛下选拔人才,在为百姓选位好官。但你入朝为官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上对得起君主,下对得起百姓。这便也对得起我当初拉了你一把了。”
辛舜辞对明征双膝跪地,他一脸恳求道:“太傅,辛家满门被屠是冤枉的,辛家对陛下从来没有不臣之心。太傅,您为人公正严明,可否带辛舜辞去御前,向陛下替辛家求个公道?”
如今新帝登基,萧言琛让明征来主持大局。明征如今被诸多事物缠的分身乏术,已无力再管其他的事。
毕竟明征已经老了,不像年轻时精力十足。明征安慰道:“辛舜辞,太上皇还在古月,如今新帝登基,辛家的事新帝早已不管,所以,你其实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辛家的事已经过去,你活着陛下也不会治你的罪,所以,你看开些,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