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三 班师雒阳(2 / 3)

我不是袁术 御炎 3325 字 1个月前

,袁树冒着严寒从太原郡出发。

他把主要政务全都交给了部下们处理,划分了职权范围,令他们在自己不在的时候管理好并州。

随后他便率领诸多立下战功的军官、士兵一起押送着诸多有价值的俘虏和缴获的战利品踏上了归途。

之前他率领大军押送俘虏返回并州的时候,已经沿途受到了雁门郡、太原郡民众的欢迎,民众对于汉军取得的辉煌胜利极为兴奋,毫不吝啬地向袁树和汉军士兵们献上了欢呼与感谢。

说真的,什么叫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袁树算是明白了。

很多汉军将领、士兵也是第一次看到这般的景象,也算是明白了袁树挂在嘴边的军人的荣誉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天雄军已经成为了一支有荣誉感、有使命感的军队。

因为行进的速度比较快,所以袁树赶在了十二月二十六日渡过黄河返回了雒阳,在雒阳以北的平县,当朝司徒、天子特使袁隗持节前来迎接袁树与他麾下的功勋将士。

袁树率领大军反击鲜卑成功并且获得大胜的消息早已传回了雒阳,朝廷知道了,民间也知道了,然后消息迅速往全国各地传播,相信要不了多久,全国民众都会知道这个消息。

其他地方不说,单说雒阳,说是全民欢腾也不为过。

鲜卑人给汉帝国带去的影响不单单是北方各州郡在承担,诸多的损失很多也是要通过雒阳来进行转移支付搞平衡的,否则幽州并州和凉州都会崩溃的。

而在此基础之上,雒阳人的生活水平也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发生波动,且往往都是坏的波动。

敌人被彻底消灭、以后不会继续作乱,这当然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所以,他们欢欣鼓舞。

更别说这还是一场消灭四十万敌人的辉煌大胜,拿下这场辉煌大胜的人还是那位雒阳顶流袁树,那两个顶流结合在一起,雒阳城内外人们的情绪可想而知。

说起来,很多人都不止一次的感觉到袁树虽然从三年多以前就离开了雒阳,很少回来,但是他人虽然不在,关于他的传说却一直都在,似乎他从未离开过雒阳。

再结合之前莫名其妙流传起来的“天命归于袁氏”这一说法,哪怕不是官员,在雒阳城内也已经有不少聪明人感觉到了这天下间似乎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除却雒阳城内外的吃瓜群众们,一心会员是最为激动、兴奋乃至于亢奋的群体。

他们对于袁树的归属感和个人崇拜本就是相当强烈的,现在袁树创下如此功勋,消息一传到雒阳,一心会员们也都沾了光。

一心会员身份的人是有统一着装的,穿着那身衣服,就意味着他一心会员的身份,旁人穿不得。

而穿着这件衣服,就代表他们和袁树是一路人,是“一条心”,久而久之,一心会员以外的人们也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所以每当有什么关于袁树的消息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一心会员,雒阳城内的人们总会特别的关注他们,希望从他们这里得到一些更加清晰的消息。

可很多时候对于一心会员们来说,他们感受到的,就是浓浓的骄傲与自豪。

自家领袖如此牛逼,如此强悍,如何能不让这群“同路人”与有荣焉呢?

留守雒阳的一心会员们很早就展开了庆祝活动,激动的程立批了一笔庆祝经费,大家连续召开了三天的宴会,一起欢庆袁树取得的大功勋,然后一起朗诵《知行论》当中的名句,以此表达他们对袁树的尊崇。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作为袁树死忠的形象从来没有如此的清晰过。

而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一心会对士子、寒门读书人的吸引力,一心会对天下人才的虹吸效应越发的明显。

且一心会在整个东汉帝国的政治生活中也越发的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