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虚与委蛇(2 / 4)

再次回到明朝 冷榆枫 2271 字 6个月前

。他的目光冷冽得如同三九寒天的冰刀,在殿下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看穿,找出这场大火背后可能隐藏的主谋。那目光中闪烁着的狡诈与疑虑之光,让群臣们都不自觉地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生怕被那目光盯上,惹来杀身之祸。
“榆统领何在?”天启皇帝突然打破了大殿内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冰冷刺骨,好似从九幽地狱传来的催命符,在空旷的大殿中悠悠回荡,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就在众人心中忐忑不安之际,榆翔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大步走进大殿。他身着一袭玄黑色的铠甲,那铠甲在黯淡的光线中闪烁着冷峻的金属光泽,衬托出他挺拔如松的身姿,仿佛是从黑暗深渊走来的坚毅战神,浑身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强大气场。他的神色镇定自若,脸庞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与心虚,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离别,而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外出巡查,平静得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凝固了,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目光紧紧地聚焦在榆翔和天启皇帝身上,仿佛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降临。
短暂的沉默后,天启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压迫感,好似闷雷在云层中滚动:“榆护卫,可知常乐寺大火?”那声音在大殿内嗡嗡作响,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间,让人为之震颤,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审判之音,充满了威严与威慑力。
榆翔微微抬起头,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惊讶与关切之色,那表情的转换自然流畅,没有一丝破绽。他的目光坦然地迎上天启皇帝那审视的目光,毫不退缩地说道:“回陛下,末将这几日一直在城外的演武场督促京营士兵操练,那演武场地处偏僻,消息极为闭塞。直至方才回城,末将才惊闻常乐寺发生如此惊天动地的大火,听闻今日皇后娘娘前往常乐寺祈福,实在不知这大火因何而起,亦不知皇后娘娘及众人是否安好。”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好似洪钟鸣响,在大殿内久久回荡,语气中充满了焦急与关切,仿佛真的是对这场大火一无所知,让人难以从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可疑之处,那真诚的模样仿佛是在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与担忧。
“我的,嫣儿啊!”天启皇帝突然双手掩面,挤出几滴眼泪,那哭声在大殿内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刻意为之的表演,试图在群臣面前展现出他与张嫣之间深厚的夫妻情感,让人觉得有些虚伪做作。“此次大火,皇后不幸罹难,朕痛心疾首,如万箭穿心一般啊!罢朝一月,朕要为嫣儿……”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刻意伪装的悲痛,可那眼神深处却依然透着让人难以捉摸的冷漠与算计。
“啊,这怎么可能?娘娘她……”榆翔脸上瞬间露出震惊与不敢相信的神情,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身体微微一晃,险些站立不稳。
天启皇帝放下双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故作悲伤地说道:“刚接到消息,万安寺突发大火,火势凶猛异常,整个寺庙几乎化为灰烬。朕听闻……”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眼神如毒蛇般紧紧盯着榆翔,仔细观察着他的每一个细微反应,“听闻皇后不幸丧生于那场火海之中。”
“这……这是否属实?”榆翔急切地问道,声音微微颤抖,仿佛不愿相信这残酷的事实。
“这是现场找到的嫣儿的玉佩。”天启皇帝说着,示意身旁的太监将玉佩递给榆翔。
榆翔接过玉佩,那熟悉的触感和纹路让他的心猛地一沉,确实是张嫣之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哇呀”一声,眼前一黑,身体直直地向后倒去。
过了半晌,榆翔悠悠转醒,他缓缓抬起头,双眼死死地盯着天启皇帝,嘴唇开始剧烈颤抖,喉咙里发出一阵压抑的呜咽声:“不……这不可能……娘娘她……”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他的脸颊滚滚而下,滴落在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