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王者归来(2 / 4)

金国,率兵起来反辽,赵俣只要掌握时机,别说收复燕云十六州了,他甚至都可以收复草原。

所以说,耶律延禧继续当辽国的皇帝对赵俣才是最有利的。

但话又说回来,即便赵俣十分希望耶律延禧能继续当辽国的皇帝,可他也只能帮到这里了,再多,那就不是帮耶律延禧了,而是在害耶律延禧了。

耶律淳等人刚走出赵俣的行宫,迎面正好碰到了来行宫找赵俣的萧普贤女。

在场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萧普贤女和耶律淳都是很明显的一怔!

尤其是,当耶律淳看清了,萧普贤女已经穿上了汉人的宫装,更是梳成了汉人已婚妇人的发髻了之后。

此时的萧普贤女,衣袂飘飘,发髻高挽,珠翠点缀其间,从前的冷艳英气收敛了不少,平添了几分温婉之气,那双曾经闪烁着草原儿女特有的自由眼眸中,此刻似乎蒙上了一层稳重的薄雾,让人看不清其内的波澜,昭示着她身份与心境的转变。

耶律淳的目光在萧普贤女身上停留了片刻,那复杂的神色中既有惊愕,也有难以言喻的失落与痛楚。

过了好一会,耶律淳才微微颔首,以礼相待,却难以掩饰他内心的波澜。

萧普贤女只是淡淡地看了耶律淳这个失败者一眼,就走进行宫,去见赵俣了。

耶律淳知道,萧普贤女慕强,想嫁的是英雄,而他,不仅输了与赵俣之间的战争,更是将萧普贤女输给了赵俣,哪里还能让萧普贤女正视他?

耶律淳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能黯然神伤,默默转身离去。

耶律淳深知,自己与萧普贤女之间,已横亘着难以逾越的鸿沟,那条鸿沟名为“败北”,名为“命运”,他想奋发图强,再将萧普贤女抢回来,只怕是痴心妄想了。

耶律淳一行回到燕京了之后,萧奉先在第一时间将赵俣对耶律延禧的评价告诉给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大喜,对左右说:“昔时朕纵马射猎,众人皆道朕荒废朝政,却不知朕以猎练军,乃发扬祖制。独宋主知朕英主勇略、坚忍不拔,足见其识人之明,朕惜败于他之手,亦算不冤。”

觉得这么说,还不够,耶律延禧又说:“虽辽宋势殊,朕却能以谋止戈,保宗庙社稷不失,此非天命所归乎?”

实际上,耶律延禧也知道,他这次输大发了,搞不好会把他的皇位都给弄没了,于是,他又开始谴责祖先打草谷的危害:“昔我大辽以‘打草谷’掠民财、夺人畜,抢夺粮帛,看似逞威,得一时之利,却种下百年恶果,方有今日割地、赔款、和亲之祸。”

说到这里,耶律延禧语气一转:“今朕将先祖所掳掠之财帛尽数还给汉人,定能教辽宋两朝化干戈为玉帛,永结盟好,共赴太平盛世。”

耶律延禧的言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辽宋两国百姓和睦共处,共享太平的盛景。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萧奉先等人的建议下,耶律延禧下旨,以保住燕京路、平州路以及跟赵宋王朝签署了更平等互惠的和约为由,放假十日,举行庆祝活动……

……

不提辽国方面如何庆祝他们的胜利,只说将燕地这里的事情全都交代完毕了之后,赵俣就率领数万人凯旋。

从雄州到东京汴梁城的距离大约也就三百公里左右。

一般来说,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大约能走三十到五十公里左右。若按此速度计算,从雄州到东京汴梁城,大概需要六到十天时间。

可这点路程,赵俣一行竟然走了近一个月。

赵俣一行之所以走得这么慢,除了因为他们这一路之上有较多的仪式性活动,还因为赵俣亲自去了河北的一众军事重镇,对河北的这些重镇进行了实地考察。

如今,西夏收复在即。

甚至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