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程序正义(第四更)(2 / 3)

内阁大学士衔去礼部,定然是对礼部尚书胡英不满,他怕是也意识到了,你是觉得他会出手?”

这就是李显穆和杨荣高看胡英了,他还真没意识到皇帝对他有所不满,不过因为他是真坏,所以倒让杨荣预判出了他的行动。

“一定会,而且应该已经在路上了,那日在礼部中,我没有避着人,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我父亲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要顺利推行一项改革,有两个办法能够大大减少反对的人。

第一个办法是你先展现出什么的强大,让他们不敢反对。

第二个办法就是在推行的时候找一个足够大的祭品,然后把它干掉震慑其他人。

我如今刚刚进入礼部,再也没有比干掉打击胡英威信而更好的办法了。”

杨荣闻言沉吟道:“明达你说的有理,你准备怎么做,又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稍后我会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将我的改革计划发到内阁中。”李显穆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就是这份计划,我需要你帮我一起说服内阁同僚,向礼部尚书胡英发回询问函件。”

内阁权力大大提升的一个标志就是可以用内阁整体的名义,向六部发函件询问一些政策以及具体事例。

因为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让皇帝知道,从县、府、省,再到六部,一层层机构,都会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拦截下来。

现在有了内阁,地方报上来的事务多了几倍,这些事务自然不可能落在皇帝身上,那就只能落在内阁身上。

内阁既然处理这些事务,那自然就要有询问的权力,内阁问六部也不敢不答,否则内阁往皇帝那里一捅,说“礼部不配合内阁工作,此事原委怕是要陛下亲自去问了”,那礼部不就完了。

不过这种发完礼部尚书这种高官的信函,都要内阁集体通过才行,因为内阁大学士本质上是正五品,而且不是正式衙门,合法性始终不足,内阁集体还算像个样。

“没问题。”杨荣一口答应下来,“如今明达你升任侍郎后,内阁同僚也不会再拦着你,即便士奇也是如此,你大可放心。”

整个内阁都是太子党。

他们都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太子登基之后,而李显穆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李显穆至少在永乐年间没有争锋的心思。

最排斥异己的杨士奇,也不再有心思和李显穆相对抗。

不过李显穆始终对杨士奇怀着一份警惕。

因为他始终没忘记,杨士奇曾经对他出过手,后来是因为太子的关系,双方才渐渐缓和下来。

类似于杨士奇这种在底层摸爬混打过,却初心不改的人,心智早就坚不可摧了,说得难听点,这种人认死理,这么大的年纪,根本就不可能再改变。

只希望杨士奇能知道什么才是对天下最有利的,别为了曾经的恩情,走上歧途。

……

内阁果然很快就通过了决议,而后这份询问就飘进了礼部衙门中,落在了礼部尚书的书案上。

礼部衙门。

礼部尚书、左右侍郎以及郎中等一众官吏,皆屏气凝神分别列于左右两侧。

胡英将手中的信函扔到桌案上,当着众人的面,对李显穆质问道:“右侍郎,不知这是何意?若是对本尚书不满,亦或有什么问题,大可当面来问,不需要这么麻烦。”

李显穆将信函取过来看过,而后露出了然之色,“下官还以为是什么,原来是这封函件,胡尚书可能没在内阁待过,所以不知道,这是正式的内阁流程。

至于尚书说下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

下官却有话要说,下官的确是礼部右侍郎,是尚书的佐贰官,但科举之事乃是正经朝廷公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