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帝情同手足
大宋,不想参与辽国亡君的丧事。
可有些事情,并不是不愿意就能躲得掉的,比如说人情。
人有时心烦,巴不得和全世界为敌,就是不想被打扰。但真要是牵扯了人情,却不得不强颜欢笑,伪装成虚伪且内心愤怒的提线木偶。
大宋方面,皇帝不愿意参与耶律洪基的丧事,哪怕大宋只要表现出一个姿态。
可皇帝还是被道德绑架了。天下谁都可以做有悖道德的事,唯独皇帝不行。因为皇帝是天下的表率,是上天在人间的儿子,不容德行有亏。
这才是赵煦无奈的地方。
而大臣们似乎也明白,一旦对这件事太上心,他们在皇帝的心中的评价将会大打折扣。
甚至连庙里的和尚,也知道给辽国刚死的皇帝耶律洪基办法事,这是一件不得人心,吃力不讨好的倒霉差事。
这份差事很不幸的落在了智清大师的头上。
身为大宋皇家寺院的方丈,他躲无可躲,只能硬着头皮去准备。
为此,大相国寺的方丈智清法师躲在寮房里好几天,也不修行,坐在蒲团上耷拉着脑袋琢磨:“开宝寺的方丈觉民老和尚,辈分比他小,不想着尊老,当初竟然还敢争夺大相国寺的主持方丈之位。这不是仇人还能是什么?老衲要是超度了辽国皇帝,肯定会背后骂人……得了,法师团得有觉民和尚的一席之地。”
“天清寺,仗着皇家寺院之首的名头,方丈智广从来没有将他放在眼里,法师团没他不行!要死一起死,要丢人也一起丢人,反正也不能让他好过了。”
“法云寺嫉妒我大相国寺财源广进,多次挑衅我大相国寺的地位,丢脸的时候,怎么能没有他?这叫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
东京城内,大小寺院六十多家。规模宏大的寺院还真不少,不如说开宝寺,不知道开宝寺的不要紧,站在开封城外,惇。
“父亲,人杰不会答应的。”章授执意道。
章惇摇头叹气:“是啊,他也不合适去做使臣。”
萧常哥来大宋报丧,其实不仅仅是报丧,更多的是想要谈判辽国和大宋今后的疆域和立场。燕云十六州如今被辽国反夺回去了四个州,留在大宋手里的就剩下四个了。
经历过年前一战,辽国对大宋的战争心理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战争没有把握胜利的时候,求和是必然的结果。
辽国派人来刺探,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宋也不能闲着吧?
可是让章惇忧伤的是,没人愿意接收这份殊荣,看着自家的儿子,章惇无奈道:“索封也拒绝了。”
“这样下去,就没有可派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如今宋辽关键时刻,甭管是大宋还是辽国,带回去的是对方错误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朝堂,责任很大,普通人根本就承受不起。
其次,真要是正常出使辽国,很多大臣都不会拒绝。
主要是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送葬,这事有点埋汰,没几个大臣愿意。
一方面,责任重大。另外一方面,吃力不讨好。
而且不同于以前大宋派遣辽国的使臣,一般都是新科进士,在秘书阁磨砺几年之后,就有机会出使辽国,回来升迁成中书。
算是入了都事堂的官员,官职不高,但是在大宋的核心部门,权力很大。大多数初入官场两三年的文官都巴不得遇到这等好事。
可这一次……
不是低级官员可以参与的,至少四五品以上的文官才有资格代表大宋,去辽国出使。
一方面,这样的文官,都是老家伙,少有几个年纪轻的,都是底气十足的硬角色。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出使辽国,维护大宋国体的这份殊荣。
其次就是,大宋如今对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