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伊犁(2 / 3)

防固然重要,但是塞防更是千秋万代的重要!如果真被阿古柏和俄国得逞了,下一次就该轮到蒙古各部了,再下一次呢?是不是连北京城都要奉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豁出去一次!

终于,害怕失去国土、背上历史骂名的清政府决定与俄国人赌上一把:1875年,朝廷正式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面对经费不足,慈禧和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允其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很明显,清廷这一次是真的不要命了,说句不太文雅的话,真的是连裤头都给当了。其实也是,要真被阿古柏沙俄一起拿了新疆和蒙古,清廷的命数也就立刻到头了,能不拼死一搏吗?

然而左宗棠此时已经年迈,远征从来都是极为伤身体的,但是左宗棠必须带着自己的湘军和自己一起去,其他人,他实在是信不过。左宗棠知道国库空虚,于是还是自己出面,找列强借高利贷,列强不是很愿意借钱给这个老头子,但是左宗棠软硬兼施,死磨硬泡,硬生生在最后成功借外债500万两,朝廷出300万两,被老爷子的这种精神所感动,被赫德控制的海关爷出了200万,终究,左宗棠和他的湖湘子弟凑足了去新疆的1000万两银子的“盘缠”。

有了钱,还得要有粮食,当年汉武帝远征西域的时候,事关粮食,那还是个盛世都能被搞得劳民伤财,何况晚清那个烂摊子呢?粮食就是命啊,没有粮食,难道让子弟们饿着肚子和侵略者打?于是左宗棠整顿军务,筹粮筹运,足足筹集了四千万斤粮食,集中了5000辆大车,5500匹骡马,29000峰骆驼。

1876年4月,头发尽数花白的左宗棠统率着大部分由湘军组成的七万多西征大军,迎着朝霞,视死如归的踏上了收复新疆的征程——雄师亲住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

老将命人抬着他的棺材一起,以此明志,收失地,灭狼子!

1876年4月,左宗棠大军从甘肃省城兰州移驻肃州。

“这时的左宗棠已是年近70,而且因军务的繁忙,经常咳血于营帐。他为自己的后事做了充分的准备,抬着棺材,指挥大军兵分三路,抱着战死疆场的决心,誓死要收复失地。这是何等雄壮的气势!”蔷薇被感动道。

“很有骨气!”天使也佩服这位老将。

1876年8月上旬,左宗棠部歼敌5000余人,并乘胜于18日收复乌鲁木齐。白彦虎、马人得等仓皇南逃。

11月6日,天山北路为阿古柏军占领之地全部收复。时临冬季,大雪封山,刘锦棠等就地筹粮整军,以待来年进军南疆。

第二年他们乘胜追击!4月,左宗棠指挥清军三路并进:刘锦棠部自乌鲁木齐南下攻达坂;张曜部自哈密西进;刘锦棠部奇袭包围达坂,19日破城,毙俘敌3000余人。随即分兵一部助攻吐鲁番,主力直捣托克逊,迫守敌海古拉于4月下旬弃城西逃。

与此同时,张、徐二部清军连克辟展、胜金台等地,吐鲁番守敌白彦虎望风西窜,南疆门户洞开。阿古柏见大势已去,暴病而死。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在库车杀其弟海古拉,后于喀什噶尔称王,企图在英俄庇护下负隅顽抗。

年秋,左宗棠决心尽复南疆,遂以刘锦棠部为“主战”之军,以张曜部为“且战且防”之军,相继长驱西进。南疆各族人民久受阿古柏的荼毒,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清军作战。到10月,刘锦棠部以破竹之势,驰骋2000余里,收复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南疆东四城。12月中下旬连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白彦虎等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清军攻克和阗。至此,整个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全部收复。

混淆国事,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