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难得君臣心(1 / 2)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2582 字 3天前

眼见茶都续了三四回,朱厚照见几人也都乏了,便令太监呈上一些点心,送到暖阁里来。

这时,王宪取一题本便道:“启陛下,兵部题本有奏驿传之弊。”

朱厚照见此打起精神道:“此弊端乃成常事,衙门都知道,我亦知道此乃积重难返,实为蠹政之大者。”

原来是兵部奏言:驿传宣布政令,络绎往来,无有停止,事最浩繁,费亦弥广。廪给口粮、夫马舡之事宜,俱有钦定额例。而人心玩愒,弊源曰生,竭民之财,穷民之力,展转相传,无有纪极。非严加禁革,则公私俱困一事。

王宪便道:“故而兵部因条陈应革应行事宜五款:一议处军册,二禁革之差,三严立关防,四禁革卧关,五禁处接递,所谓力求革除弊端。”

王宪对着这个议案通过有着绝对信心。原因无他,因为只要有关军事弊端的,皇帝都会特别关注,并且力求革除弊政。

再说驿政是维系帝国庞大机器运转的血脉,也是吏治腐败的重灾区。在座重臣,谁不知其中积弊?谁又敢保证自己或亲朋故旧从未沾过驿传的“光”?

果然便听到皇帝道:“朕观其言,皆切中时弊。尔辈以为,兵部所陈,可行否?当如何计较?”

首辅毛纪首先起身,神情端肃,拱手道:“臣启陛下,驿传之弊,流毒甚广,确已膏肓,非施以雷霆手段无以救!兵部条陈五款,洞见症结,实乃对症之良剂。”

王琼做过兵部尚书,此时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王宪,接着道:“尤以‘禁革滥差’、‘严立关防’、‘禁革卧关’三款,实为除弊之枢要。臣观京外各衙门,多有宵小之辈,巧借公名,私发牌票,或假公济私,携眷带仆,滥支驿马舟车,糜费廪粮;更有甚者,借故盘桓驿站,需索无厌,骚扰地方,黎庶苦之!”

张仑也道:“臣伏乞陛下严旨申饬:非奉特旨、部檄及军情紧急者,一概不得擅用驿传!凡用驿者,须持兵部勘合或司、府、州县印信火牌,明注事由、员役、马船数目、起止程限,沿途驿站勘验无伪,方得支应。敢有违例滥发、冒用、夹带者,及驿站官吏徇情应付者,无论职秩,一体严参,从重治罪!至于‘卧关’陋习,尤属怠惰渎职,亟应严禁,违者即以旷职论,并追偿所糜钱粮!伏候圣裁。”

所谓“卧关”就是假托过关。

张仑心思很简单,做为勋贵,他们致仕也都留在京城,能用的着驿传的地方很少。这件事能增加获取陛下好感,何乐而不为?

朱厚照深知驿传系统盘根错节,牵涉无数官员利益,本来担心改革阻力极大,想不到他们竟然都赞成。估计担心众臣给他挖坑,于是叹道:“恐弊端难革。”

王琼见此便道:“陛下圣明烛照,明见万里。臣窃以为,积弊既深,骤行峻法,恐窒碍难行,反生枝节。”

众人见此心中无不腹诽:“真是会顺杆爬!”

王琼也顾不得那么多,接着道:“譬如‘禁革滥差’,其‘滥’字如何确界?地方有司巡行州县、押解钱粮、递送囚犯、迎送上官,乃至新官赴任、旧官离任,皆系公务,需赖驿传。若一概禁绝,诚恐政令壅塞,公务废弛。臣愚见,当务之急,在于‘严立关防’,务使勘合火牌之制密不透风。”

朱厚照颔首道:“是个正理,该如何做?”

王琼答道:“伏乞敕下兵部,重新厘定勘合火牌式样,增置繁复暗记,编号造册,严加管理。凡行驿者,除勘合火牌外,须有本衙门印文,详列事由、员役姓名、所需用度。驿站则须逐项登记号簿,按月汇总呈报兵部及都察院备查。如此,源头稽核既严,则滥差、冒用、夹带诸弊,十可去七八矣。”

朱厚照闻言点点头又问道:“那‘卧关’之禁呢?”

王琼至于‘卧关’之禁,臣以为可酌定时限,寻常公务过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