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坐到金濂的对面,静静等待这位刑部尚书。
“治安所对任何案件都是先调解,再上报县衙?”
金濂放下调解书,看向所长问道。
闻言,所长先是点头而后又是摇头,道:“命案除外。”
金濂点头,道:“治安法试行效果,你觉得如何?”
“一如方才所说,百姓矛盾冲突本质上是不知者无畏,比起执行律法,更重要的是宣传,让百姓知法懂法,因而多数矛盾在事发地便能直接解决。”
所长十分正经说道,就如治未病一般,预防和早干预,是让纠纷降到最低的方法。
很多时候,一句简单的【你瞅啥】就能引发流血事件。
以往百姓心里根本就没有报官的想法,官府在百姓那里的公信力可以说没有,比起叫官府,还不如叫上自己的兄弟。
金濂知道,治安所是圣人一手操作,经金濂手的是那些法规条例,因而对于治安所的行事标准,金濂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就地解决?”
金濂皱了下眉,道:“如何解决?”
“先确定事发原因,耐心听双方叙述,凭供词告知双方可能触犯律法,若有调解可能,便现场口头调解。”
所长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本小册子,上面黑色大字写着【八大纪律,事项注意】的字,推到金濂面前,继续道:“这是圣上发放给治安所警吏手册,总结便是,遵纪爱民,执法不阿,廉洁奉公,勇于献身。”
接过小册子,金濂翻看了起来,里面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就是服从指挥、遵纪守法、不刑讯逼供、不包庇坏人,不陷害好人等等,都是十分直观的善。
“卑职出自军伍,在营中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见金濂没有要说话的意思,所长便道:“警吏也多是如卑职一般,在具体行动之中,百姓见我等执法,也多会配合。”
只要好好说话,如果不是那种拎不清的,也多会抱着民不与官斗的想法,当发现警吏确实是办事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百姓遇到事情便会想到找治安所。
当然,这种行为模式不单单是这点,还有平时的巡逻,给予百姓帮助等等,诸多付出,才赢得了百姓的认可。
金濂听得很仔细,同时看完手册之后,轻咳了一声,顺了顺嗓子才问道:“你觉得如此做法可否在各府衙实施?”
调解室之中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只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金濂的背上,所长的脸上。
这个问题,一个所长还真有点不好回复。
所长也知道,普通衙役的素质肯定比不上自己这些从军伍中脱颖而出的人,而天下衙役衣食所系,自己可不敢承受。
继续阅读
“此事,还需由大人以及朝廷敲定,非卑职所能置喙。”
想了想,所长还是没有随意下定论。
“这治安所由你管理,若你都不能置喙,那谁能置喙?我吗?”
金濂很明显能感受到所长的担忧,在金濂看来,那担忧是多余的,在所长上头,有兵马司,有刑部,还有那高坐垂堂的圣人。
那么多高个子都在顶着,没想到一个所长竟然会担忧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因此,金濂的语气才显得有些不善。
所长放在大腿的手紧紧握起,随后慢慢松开,看向金濂,道:“若要真说的话,不合适。”
“为何?”
金濂似乎早有预料,直接问道。
“地方衙役太过粗鲁,欺压百姓之事时常发生。”
所长挺了挺兄台,但语气也放松了下来,道:“不是卑职自负,我等从军中脱颖而出,就算是最低级的警吏,也识字懂法,现在都未抛弃学习,若是要对比